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第159章 外语好啊,外语得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外语好啊,外语得学(1 / 4)

钱度在看报纸,还在二月底的时候。果务院转批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这意味着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再一次得到释放。

人在京城,虽然街上的小摊小贩络绎不绝,京城也远比一些中北省份来的更有活力些,可空气中远远感受不到那种活跃的气氛。

钱度觉着,抽空得去南边亲自走一走看一看了。

三月初,几十年后老人常在电视机前蹲守的新闻、联播在央一套播出。

转天,央妈就在新闻、联播里就今年的春晚失败向所有观众道歉。

电视机上的新闻联播,钱度是没兴趣看的,不过他在学校图书馆的报纸栏上见着了。

这届春晚很失败是所有老百姓公认的,钱度记得大年初一走在街上,但凡碰见个人都会嘀咕着评论两句。

期待了一年,结果就来了个这,一大家子团圆饭都备好了,就等春晚开席了,谁成想一晚上下来看了个寂寞。

钱度都能想象那几天少说有成百上千封信寄过去,更有性子烈的,可能直接把电话打过去开喷了。

这种盛况,在几十年后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没多少人大年三十儿除夕夜,能老实巴交的在电视机前看完整个春晚。

进入四月份,气温回升,树梢上一夜之间沁出了嫩芽,春风吹拂在身上,让人舒服的不得了。

四日大不列颠女王签署了香江归还种花的法案,隔天钱度人还在教室里坐着,不少学生听到吆喝声,集体跑到教学楼下自发的庆祝这一时刻。

“九七年啊,那时候我也三十出头儿了,可能娃都上小学了。”

钱度感叹了一声,他也为香江回归感到开心,可远没有楼底下那些摇臂振呼的热血年轻人来的亢奋。

自己是有先知先觉的记忆,对这些注定发生的事情,钱度没有多大感觉。

可身边的同学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晓得香江会回归,不晓得千禧年初的非典,还有零八年的奥运会,这都是能让国人永远记住的日子。

刘海生从手上的射雕英雄传小说脱离出来,也跑楼下跟着热闹了一阵子。

金庸老爷子的书,是钱度从香江弄过来的,一整套,现在就在教室里散着,谁看完了就换着看。

现在京城图书馆乃至各大书店,是没有这类书可买的,见都见不到。

这还是磁带北上的时候,顺带给钱度捎了几套。

中午放学,刘海生又大手一挥:“今天爷高兴,请你们吃饺子!”

隔壁宿舍的梁东新在一旁笑道:“老刘,别只请你们宿舍的啊,要不把我们几个也捎上?”

刘海生是万万不会答应这种无理的请求的,就算他想答应,可他的钱包也不允许:“打住,你们一个个饭量跟牲口似的,我可请不起。”

午饭转战校门口饺子馆,刘海生还请了高锋一盘,怒斥五元八毛的巨资,转天就哭爹喊娘的说昨天糊涂啊!

香江回归是好事,高兴归高兴,可自己花什么钱请什么客啊。

潘学伟回味着猪肉大葱的饺子味儿,乐道:“鬼晓得你怎么想的,这个月我可支援不了你,姚鑫鑫家里需要用钱,她的钱都寄回家了,我们俩资金上捉襟见肘。”

“学伟,可以啊,这还没毕业呢,俩人就穿一条裤子了。”

潘学伟黑脸一红,像个抹了腮红的猕猴桃,瞪眼道:“什么话,要不是姚鑫鑫拦着,我都想把我这个月的钱给她寄回家,这可是表现的好机会。”

“这叫什么,雪中送炭,毕业后结婚就不成问题了?”

这次潘学伟没有再回话,典型的默认了,他家条件不好,好在自己争气考上了大学,还来了京城成了城市户口。

不然就他这条件,放村里结婚真是个问题,现在能在学校找到对象,当然是奔着结婚去的。

只谈恋爱不结婚,这不是耍流氓,这是妥妥的不当人才会做出来的事。

刘海生又把头埋进了书里,对于情情爱爱的讨论,他是拒绝参加的。

单身时间久了,也就慢慢的习惯了。

现在他真没多大心思放这上面,大不了以后

进了单位找同事,或者靠同事介绍。

自己北大毕业的高材生身份,难不成还愁找不到老婆?

常四奎又给钱度寻了一套院子,可惜不是大杂院,而是什刹海南锣鼓巷里的院子。

后世这地儿成了外地人进京必打卡的地方,比商业一条街还商业化,完全没什么静谧可言。

不过毕竟地理位置摆在这儿,尤其是什刹海的春景,站在岸边,树梢拂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眺望远处,红墙灰瓦的寺庙若隐若现。

钱度是喜欢这里的风景的,一年四季,不同的时间,风景都有看点。

院子是二进四合院,房主卖香油的,脑子抽了要卖房子。

里里外外逛了一圈,钱度没有细问为什么卖房,因为他怕问着问着这人反悔。

没多讲价,二进四合院三百多平,房主要价两万一,钱度直接来了个对半砍,最后一万三成交。

从房管所出来,钱度看向常四奎:“你是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