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第158章 林百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林百万(1 / 4)

王大刚让钱度知道了什么叫甘省三宝。

土豆、洋芋、马铃薯。

这厮从家里带学校来的土特产,土豆清洗干净,先蒸再切片,然后晒干。

整整一大包,高锋一大家子在京的时候,钱度中午基本上没有回过家,食堂或者校门口吃完饭,就回宿舍歇着。

王大刚把一大包分成六份,一人分一份儿,自己留下的反而是最少的。

刘海生丢嘴里吧唧道:“大刚,这多不好意思,你全给我们分了,自己才留那么点。”

王大刚整理了整理发型,跟钱度请教的飞机头,额头前的头发是往上往前冲的,配上那体格子,相当魁梧。

“没事,这是给我对象的,我自己不吃,在甘省特别是我们村,别的没有,就是这玩意儿多,我从小到大都吃腻了,这就是特意给你们带的。”

就这还是他娘从东北那边带来的做法,可以给他们弄点小零嘴打打牙祭,不然小时候那嘴要多干巴有多干巴。

钱度甩了一片进嘴里,这味道怎么说呢,有韧性,有嚼劲儿,就是没什么味儿。

可能是自己刚吃饱饭的缘故,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进嘴里肯定是香的。

宿舍五人开学多少都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回来,潘学伟带了陕省的大红枣儿,付祥带了咸鸭蛋和腊肉。

严述给他带了严其娇让捎给自己的飞乐音响的股票,一小沓,一张能有小学生的奖状那么大。

刘海生最绝,带了鲁省最著名的杂粮煎饼,一张叠几番,咬都咬不动,压上京城的大葱,一口下去辣的直流眼泪,还是没事干吃一两张,当零嘴来的好。

进入三月,学校的生活一切如常,倒是服装公司一天比一天热闹。

当初尹沁对林一达的专访,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刊登在了报纸上,篇幅贼大,能登报当然是采访后征得林一达检查准许后才登的。

原本采访前,尹沁乃至报社的领导打算的是,问题该问得问全,登报嘛,挑几个就行了。

可一共问了七个大问题,最后领导拍板,原封不动全给登了上去。

“林厂长,请问天昂鸟服装公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天昂鸟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寓意?”

“贵公司是怎么从当初的一家百十人的小厂房,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你能透露一下现在服装公司的具体规模吗,职工人数,今年的年产量,总效益...”

“...林厂长,你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众所周知,你们服装厂的职工工资和福利都比别的厂要好,对这方面你是怎么想的...”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跟你同岁数的年轻人可能正在对生活,对工作陷入迷茫,你作为成功的青年民营企业家,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拢共七个大问题,摊开其实一来一回的小问题特多,咋一看问的也就那么回事儿,尹沁准备的问题里,其实还有私人隐私,特别是林一达现在的财富存款有多少,可惜最后还是被一个厚厚的红包给尘封了。

问题提得朴实无华,可关键在于受采访的人是谁。

林一达,现在京城势头可跟奶油小生糖国强pk一把的男人。

糖国强是颜值高,有演技,深得影迷们的喜欢,可林一达不同,要颜值有财花,要身高有财亿。

凭着平亿近人,亿表人才的专属气质,成为了京城万千女同志的梦中情人,甚至是无数青年爷们儿膜拜追逐的偶像。

对于林一达这三个字,父辈现在一直挂在嘴边教育小辈,你看看人家林一达,你再看看你,能不能干出点事儿来,有点出息。

年轻人,尤其是做梦都想赚大钱发大财的年轻人来说,林一达这三个字就是神。

京城晚报的这期报纸,直接在京城卖脱销了,出版社下属的印刷厂连夜加印,哐哐往四九城大街小巷散。

没招儿啊,谁不好奇林一达是怎么发家的,服装公司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青年民营企业家会聊什么...

天昂鸟名字的寓意,老实讲也是钱度强行凑上去的,他原先还想着直接叫贵人鸟得了,可这个名字现在不适用,思来想去对标年轻人的boy品牌

,才有了天昂鸟。

林一达回答的也是从钱度嘴里听来的,不过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有意思,特别是公司规模,产量和年效益。

去年服装公司的总效益高达两千万之多,其实对于一个大型服装厂来说,真不多,可关键是他是民营的啊!

所有人看到这里,看着上面数字先是咂么咂么嘴,可回过劲儿来就只剩下震惊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林一达林厂长的家底......

虽然尹沁没有把那个问题登出来,可经不住大家瞎猜啊,关键还越猜越觉着靠谱。

所以林一达现在又有了林百万、林千万的称呼。

问题一层递一层,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直到最后的给年轻人一句话。

“我觉着年轻人就要脚踏实地,踏实肯干,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如果想乘上这辆时代的列车,最好得有一门技术傍身,不断学习本领,充实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是无止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