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第159章 外语好啊,外语得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外语好啊,外语得学(2 / 4)

哪儿找见这些卖主的,我那会儿就差挨家挨户问了,愣是一家也碰不到。”

“哥,以前的遗老遗少知道不?能活到现在的都算是长寿了,基本上隔几天就走一个,他们在的时候难搞,可这一走,下面的儿孙都是好吃懒做型的败家货,手里有个三套房,留一套有的住就行,剩下的就想着败一败。”

“你这倒也提醒我了,这些遗老遗少人虽然走了,可手里的好东西应该不少,回头放出消息去,就说有人要高价收古董,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卖。”

钱度现在手头的宝贝,足以支撑自己开一家中小型私人博物馆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好东西谁嫌多啊。

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当然是多多益善!

常世奎先给钱度点上烟,在自己续上,麻溜应下。

对古董这类的常四奎是真不感兴趣,也没那鉴赏水平,不过给钱度物色房子的过程中,他也趁着手里攒了些钱,弄了个二进小院儿。

虽然身边的年轻人都向往住进楼房,他之前也有这种幻想,可自打跟钱度接触多了后,耳濡目染的受到了影响。

楼房再好,还能有独门独院的四合院好?

有房有院子,住着宽敞,隐私性还强,再装修好点,字画盆栽一摆,家具一归置,这才是过的舒坦日子。

钱度听着给他递了个‘还是你小子有觉悟’的眼色。

王小飞他爹如愿住进了筒子楼里,钱度有幸进去过一回,怎么形容呢,他也不好评价,可...也就那样。

不过的确比大杂院来的舒服,起码空间大了些,卫生条件也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而且没有了邻里鸡毛蒜皮的那些倒灶事儿。

钱度还记得自己问过王父,儿子赚着钱了,大杂院咱搬独门四合院不是更好?

老头直接给他甩了一个嫌弃的眼神,住了一辈子四合院,换个好点的又有什么意思,不还是那破院子,能有这楼房香?

钱度当场就语塞了,丫的好无语啊。

打那会儿起,他就打算再也不劝身边的人买四合院了,命里有没有那个福气都是老天爷注定的,自己生拉硬拽算怎么回事。

......

又是一个周日,钱度起了个大早,他今儿得带着几只狗东西去配种。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

原本钱度还没发现这茬,还是前阵子一大早人在屋里躺着的时候,听见墙沿上大福在“喵呜喵呜~”的乱叫唤。

声音嘹亮高昂,甚至有点凄惨,没一会儿钱度就看见了一只狸花猫凑了过去。

直到看着那混球立在大福后面,钱度才晓得,自家养的猫竟然是只母猫!

猫儿叫春,更何况狗呢。

家里的三只狗东西都是公的,岁数也摆在这儿,算是成年狗了。

可天天栓在家里,没出门谈过恋爱怎么能行,这可真成单身狗了。

高锋过来,饭吃罢,拿三个项圈给它们套上,一个个踢上车,这才往阜成门立交桥那儿奔。

京城市区二环里是有花鸟市场的,各类可饲养的鸟儿都有,连带着鸟笼,食盆,鸟食儿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可要给狗配种,花鸟市场是不

行的,还得去三环外的狗市。

京城的狗肉馆不少,好这口的人很多,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

现在可不兴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这句话,往前推十年,饭都吃不饱,哪有养宠物狗这一说。

城里大街小巷见不着,乡下更是难见,哐哐全给端上桌造了。

从明朝那会儿就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不过更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

钱度没吃过狗肉,也不想尝试,可听吃过的人讲,这玩意儿是真香啊,吃一口香的直栽跟头的那种。

到了地方,下车,钱度牵着三个狗东西,对它们来说,狗生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钱度回家开门的时候,跳出巷子里那段距离了。

到了野外,瞅着什么都新奇,还得绷直了拉着绳子拽住,不然很有可能就不是人遛狗,而是狗溜人了。

这边的狗市,品相好的狗自然是被懂行的人收了,当宠物养的,土狗什么的基本上都在笼子里,多半是上桌成菜的命。

钱度左转右转连问带打听,寻到了一家能给狗配种的店。

说是店,却完全没有店的样子,郊区一矮墙小院儿,进去全是狗笼子,四月份现在还好点,可还是能闻见一股味儿。

狗笼子有的是空的,大多数里面关着狗。

大吉大利狗高马大的,听着笼子里密集的“汪汪”声就要往前冲,钱度死死拽着绳子。

小平房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身穿深黑色薄袄,说句蓬头污垢虽然有些夸张,可也没好哪儿去,凑近还有一股独特的味儿钻进钱度鼻子里。

“呦,这五黑犬好品相,小兄弟这是打算卖掉?”

钱度借着往后拉狗的动作,离远了些,道:“不是,听说你这儿能给狗配种,我是给它们配种来的。”

中年人眼睛一亮,也不怕被咬,上前靠近蹲下,两只眼发着光上手去摸。

人一靠近,三个狗东西直接老实了,竟然还在摇尾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