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大明第一国舅> 第110章 科教兴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科教兴国(1 / 2)

“看好了,这是1!”马寻背着双手在走动,“现在开始,从0到9,都给我写一遍。”

这些真的不算难,朱樉几个也不是小孩子了,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一些数字还是可以轻松的接受。

朱橚苦哈哈的抬起头说道,“舅舅,这字怎么这么怪?还是大写好了,我不喜欢简写。”

大写,自然也就是‘壹’或者‘一’,而马寻教的阿拉伯数字就成了简写。

“好好给我学,一会还要教你们加减乘除。”马寻就板着脸说道,“以后教你们九九乘法口诀,加减乘除都给我学好了!”

朱樉抬起头说道,“舅舅,我们也都会些九九术。”

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大体和后世的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结束。

马寻就笑了起来,“那正好,一会就教你们乘法和除法。以后不要用算筹,直接给我心算!”

高数、勾股定理等用不着教外甥们,但是一些简单的基础数学还是要学的。

朱棡、朱棣、朱橚立刻看向朱樉,显然是有些不满,要不是二哥多嘴,舅舅哪会给他们增加课业!

而朱樉拿出二哥的姿态,“看什么看,让你们读书不好好读书,舅舅不罚你们,我也收拾你们。”

朱棡等人立刻偃旗息鼓,谁让二哥不讲理呢,既然是二哥,那就是兄长。

刘姝宁就笑着坐在一边,需要的时候给马寻打下手,指点一下外甥们的学业等。

“记好了,你们母后赐了我戒尺。”马寻指了指桌子上的戒尺说道,“大本堂的大儒不敢打你们,但是我得了懿旨,管你是秦王还是燕王,我都能打。”

朱棣小声埋怨,“要说也说老五,偏偏就说我!”

比不上大哥也就算了,比不上二哥,老五也比他受宠。这几个兄弟里头,就属他老四不上不下,最容易被忽视。

马寻就装作没听见,继续说道,“你们是亲王,行军打仗要学,经义里的一些道理也要懂。只是这些术数、物理等,不求你们精,但是要学个皮毛。”

朱樉好奇问道,“舅舅,你怎么懂这么些东西?你真的是跟着外公在外头逃难?”

朱棡等人也好奇起来了,舅舅可是从小就在外头飘零,虽然他一直不承认讨过饭、当过和尚,可是父皇和母后早就派人查清楚了,只是舅舅不承认而已。

会医术也就罢了,识字等也就算了,怎么还懂这么多?

“我马家诗书传家,这才是家学渊源!”马寻立刻声调提高,说道,“我马家祖上出过进士,我懂这些不正常吗?”

朱橚立刻说道,“那母后也不懂这么些东西啊?母后爱读史书,母后也通经义,但是这些舅舅不懂。”

学问这东西就很复杂,马寻在如今的普世价值观里算不上真正的有学问,因为经义等他最多知道点皮毛。

马寻立刻瞪眼说道,“教的能一样吗?你母后是女子,我是男儿!”

这蹩脚的借口朱橚都不信,可是也不得不佩服从没见过面的外公。至于马家的家学渊源、诗书传家,谁都不能质疑。

母后的经义、史诗极好,舅舅虽然不能考秀才,但是杂学极其出色,怪不得马家祖上是北宋仁宗时期的进士。

只可惜马家祖上的马默老太公不是嘉佑二年的‘千年龙虎榜’一员,不过那也是官至工部侍郎、追赠太保。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小院里热闹起来了,这也是朗朗的读书声。

朱元璋站在院外,小声说道,“还是小弟厉害,这几个小崽子都不敢不用心学。”

“大本堂的先生们不敢责罚弟弟们,舅舅是真打!”朱标就笑着说道,“昨天老三还去我那抱怨,我罚他抄书。”

马秀英立刻不高兴了,“他还敢去抱怨?”

朱元璋也生气了,“罚轻了!让他们好好读书不用心,还敢去埋怨,没大没小的混账!”

朱元璋虽然极度的护犊子,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是非常看重,朱标从很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其他的皇子皇女自然也是如此。

至于大本堂的那些臣子不敢责罚朱樉等人很正常,但是马寻这个亲舅舅责罚了也是应该的。

朱樉跑去告状,下场肯定是要挨混合双打了。

仔细听了一下,朱元璋带着老婆孩子进屋,“小弟,你这教的是什么啊?”

“乘法口诀。”马寻就笑着说道,“以后学会了这些玩意儿,我再教教乘法,以后不要说百千了,就算是万、万万,一张纸、几行字也能算清。”

朱元璋有些怀疑了,“在我们面前可别瞎吹牛,几百几千就罢了,几万、万万,那怎么算?”

“怎么不好算?”马寻立刻去了一张纸,抓起毛笔说道,“姐夫,你随意给些数字,你看我算不算的清!”

想了想,马寻说道,“也别弄什么鸡兔同笼了,那样的题太简单。”

朱元璋顿时乐了起来,“你现在胆子倒是大了,鸡兔同笼怎么就简单了?”

“姐夫,这样的题现在很多人解着玩。”马寻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只是我叫这一元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