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能?”
对于贾东旭的话,贾张氏有些不敢置信。
“娘,这有啥不可能的,这事一大爷他们也都看见了。”
“我是这么想的,这秦淮茹现在也是正式工了,要是我和她复了婚,那咱们家可就是双职工家庭了。”
“到时候,就连棒梗也能立马就变成城市户口。”
“那咱们家,可就是有三个城市户口了,加上秦淮茹每个月挣的钱,咱们还不得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贾东旭前面的话,说的倒是不假。
按照当时的户口政策,如果结婚的男女,女方的户口是农村的,那生下来的孩子,暂时的户口也是农村的。
要等到孩子在城里中学毕业,或者长到16周岁,到街道办办理户口转移手续,才能转成城市户口。
而因为父亲是城市户口,只要俩人不离婚,也就不耽误孩子在城里上学。
所以不用担心孩子本身不是城市户口,就不让在城里上学的事。
当然了,要是母亲是城市户口,父亲是农村户口,那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城市户口了。
而这样的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算有,那也是凤毛麟角的。
毕竟这年头,能在城里生活的城里人,谁愿意嫁给一个没定量的农村人。
而像秦淮茹这样的,原农村户口的人,进入了工厂,成了正式工后,可以去找厂里的人事科出具入职证明。
之后,拿着厂里的入职证明,就可以去街道办办理城市户口的落户转移了。
而随着秦淮茹的户口变更,棒梗也不用等到中学毕业,或者是16周岁了。
他立马也能变成城市户口,吃上定量了。
而这,也是当时为了控制城市外来人口,控制物资定量的无奈之举。
毕竟物资就那些,有定量的人多了,大家可分配的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贾东旭和秦淮茹复婚成功,他们贾家成了双职工家庭。
因为按照政策,像是秦淮茹这样已经离婚,原先是农村户口,后来转变成城市户口的。
她原先所生的子女,依然遵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她之后再婚所生的子女,享受随母亲户口的政策。
但要是秦淮茹再次嫁人,不管是和贾东旭复婚,还是嫁给一个有正式工身份的工人。
那么,按照相关政策中,关于照顾双职工家庭子女的若干规定,可以不受户口迁移制度的限制,直接将原本随秦淮茹农村户口的棒梗,变为吃定量的城里人。
毕竟人家父母俩人,都是为了国家建设而奋斗的工人阶级了,适当的照顾一下他们的子女,也是应该的。
这就跟后世的什么独生子女补贴,后来的二孩、三孩补贴,有大同小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