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定要保持逼格
林远还是在教育机构培训了两天,短短两天培训的自然不是如何教学。
如果要概括这两天的培训内容,一言以蔽之:一定要保持逼格。
而更重要的是,特么教育机构在看过他的研究生入学笔记成绩后,根本就没问他要录取通知书。
林远这才意识到:高端的教培机构似乎在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人脉网,好像都是要做背调的。那也就是说,即便自己拿出了录取通知书,对方多半也还是会去做背调。
林远顿时心下庆幸,‘还好自己没有画蛇添足。’
林远还从教育机构那里了解到:随着国家对教培行业的打压,大型辅导机构被暴击,反倒便宜了它们这种小型机构。
这个机构挂的是才艺培训的牌子,而且也不办线下集中式的辅导班了,而是搞起了上门小班教学。
一时间紫金当地几所名校的在校生们成了香饽饽。
相比于本科生们的稚嫩,经历过考研洗礼的研究生自然更加受欢迎。
而紫金市当地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那两所985——紫金大学和方向大学。
这些学校里头的学习很卷,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又远非本科阶段可比,因而没多少研究生有精力出来干家教。
那接下来就是紫金市的6所211了。
虽然都是211,但是211里头也是有鄙视链的。
就比如资金老三——紫金航校。仗着航空航天强势特色专业,老是对上头的两位老大哥很不服气。大有一副“有种和老子上天打架”的架势。
而林远作为紫金航校的准研究生,自然是颇受欢迎的。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ai发力,chatgpt爆火新闻端的当下,有点资产的家庭总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接触社会上第一手的科技信息。因此林远的计算机专业身份为他成功加分。
林远听机构那边反馈,因为他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比紫金大学的数学系或是物理系的研究生受欢迎的多。
但其实林远自己很清楚,紫金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研究生应该比自己含金量高得多。
林远意识到:一个人并非是含金量高就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最终还是要通过满足社会的需求来实现个人价值。
就以各大专业的毕业薪资来说,计算机行业已经火了很多年了。
林远再一次感受到算力系统的正确。
还好没让自己学个清汤寡水的数学专业。
现实往往和人们的想象存在反差,在不少人的映象中,秉持着“数学是自然科学他娘”,觉得数学好像很厉害很无敌。
但是,统计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林远还好奇去查了下各大高校数学系毕业生的薪资,从平均数值上来说,数学系真就是给计算机系提鞋的。因为只听说数学系转计算机系的,没听过计算机系的转数学系的。
所以,数学系整个就是:你学我推荐,我学我不学。
林远算是明白了:计算机专业的工具属性更强一些,而数学专业的理论性质太浓厚。
搞理论只有人类精华中的精华,塔尖尖上那一小撮人才行。以自己目前这水准,还是老老实实去搞应用吧。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更加不懂这些科技类东西的门道。
科技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懂与不懂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去了解,有没有科技思维。
就以今年火爆的chatgpt来说,其实社会上99%的人都不了解。
以那家机构负责对外揽客老师的原话:你就算跟那些家长们讲了原理他们也不懂,你就干脆摆出一副“说了你们也不懂”的姿态。他们去买名牌包包等奢侈品难道就是为了好用吗?
这样一说,林远豁然开朗。敢情“家教”行业也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一环,自己成了奢侈品本体。
难怪机构那边强调一定要保持逼格。
而所谓的保持逼格,就是千万不要过分附和家长们。也不要刻意掩饰自己的贫寒。一定要彰显出名校研究生的气度。
教的会还是教不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客户的情绪价值。
就跟这年头买bba差不多的道理。
于是,林远就开始了自己在钟山脚下某高档小区的上班日常。
并不近视的林远为此还特地去配了副眼镜。
在脱下黄袍之后,林远也确实一身的书生气。果然是人靠衣裳马靠鞍。
那个小区送外卖的时候林远也去过几次,门口的保安每次都要和住户确认后才会开门放行,并且还会要求留下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并对外卖人员拍照留档,外加限定多少时间内必须出来。
这次林远换了种身份进去,感觉很神奇。
门口的保安他还记得,可是对方却根本不记得他。
林远被安排了三个五六年级孩子的小班理科辅导。上课地点在三个孩子的家中随机变化。
眼下暑假未到临近期末,但出乎林远意料的是:这三个孩子的家里根本就没把期末考试当回事。对他们来说,仿佛考试就不存在一般。
教授的内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