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70 年代之刘易信的传奇人生
刘易信看着生产队队长,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说道:“队长,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我做的这些可并非资本主义行径。您看,我们都是利用农闲时间,没有耽误集体的生产任务。而且这些家具制作出来,也是为了满足乡亲们的生活需求,给大家提供便利。”
队长皱着眉头:“你说的虽有道理,可上头的政策在那摆着,现在有人举报了,我也不好办。”
刘易信沉思片刻后,开口道:“队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把这次制作家具所得的一部分收益拿出来,用于购买一些生产队急需的物资,比如新的农具、种子等,就当是为集体做贡献。同时,我也可以向公社领导详细汇报我们的情况,表明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并不是搞个人私利。”
队长听了刘易信的话,心中有些动摇。他知道刘易信这段时间带着村民确实有了一些积极的改变,而且如果真能为生产队添置物资,也是一件好事。
“那行,刘易信,我给你个机会,你尽快去和公社领导沟通,把事情处理好。要是真能让公社领导认可,那对咱们村来说也是个机会。”队长最终说道。
刘易信感激地谢过队长,随后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做好的家具样品和详细的生产计划前往公社。在公社办公室里,他向领导们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展示了家具的质量和实用性,并说明了与生产队的合作模式以及未来的规划,比如扩大生产后可以为公社创造更多的副业收入,还能安排一些劳动力,减轻生产队的就业压力。
公社领导们听后,相互交换了意见。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认可了刘易信的做法,认为这是在遵循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尝试。不仅没有批评刘易信,还表扬了他的积极主动性,并表示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
刘易信带着公社领导的认可回到村里,村民们欢呼雀跃。此后,在公社的支持下,他们的家具制作生意越做越大,村里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刘易信又开始谋划着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农业生产状况,而他在 70 年代的传奇之路仍在继续书写着,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他。
重生 70 年代之刘易信的传奇人生
有了公社的支持,刘易信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他组织村民们成立了一个简易的手工艺小组,将家具制作的流程进一步细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家具生意的蒸蒸日上,刘易信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开始研究如何改良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他带着几个年轻力壮、头脑灵活的小伙子,在村里的田地里仔细勘察,绘制图纸,计划挖几条灌溉沟渠,以便在旱季时能更好地引水灌溉。
然而,资金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虽然家具生意有了盈利,但对于修建灌溉沟渠这样的大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刘易信四处奔走,向公社申请一部分资金支持,同时也在村里号召大家集资。他向村民们详细解释了修建灌溉沟渠的重要性和长远利益,村民们纷纷响应,虽然每家能拿出的钱不多,但聚沙成塔,也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数目。
在修建过程中,困难重重。有人质疑工程的可行性,有人因劳累而产生抱怨。但刘易信始终坚定信念,他亲自下到沟渠里,和大家一起挖土、搬运石块。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后背被烈日晒脱了一层皮,但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终于,灌溉沟渠修建完成。当清澈的水顺着沟渠流进干涸的田地时,村民们欢呼雀跃。这一年,村里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了余粮上缴公社。
刘易信的名声也传遍了周边的村庄。邻村纷纷派人来学习取经,刘易信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 70 年代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但就在刘易信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威胁到了整个公社。刘易信临危受命,带领村民们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战斗中。他指挥大家搬运沙袋,加固堤坝,疏散危险区域的村民。在抗洪一线,刘易信再次展现出他的果敢和智慧,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