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三路兵力尽皆而来。” 孟琅书不禁苦笑:“真是不妙,云中与原平委实相去不远。” 谢长缨有几分阴谋得逞似的略一牵嘴角,着意以言语引导起来:“先前抵达云中的同袍想必也曾提过高车叛军的作战之法,想必有此前车之鉴,总归不会是防无可防。” “虽是如此,他们所知之事,到底仍是有限。”孟琅书立时会意,反问道,“如此听来,谢小公子似是对高车叛军的战略有更深的了解?” “不过一点鄙陋之见,亦无关乎战略。”谢长缨稳住气息从容笑道,“府君想必也知道,高车叛军在广武停留了许久,方才再次整兵南下——但他们的停留的时日,既不足以完完全全地休整兵马,又错失了针对原平攻其不备的最佳时机。” 孟琅书饶有兴致地顺势问道:“谢小公子有何高见?” 苏敬则自入座起便兀自垂眸翻阅着案上的书册,此刻亦是不觉微微抬眼,眸光凌凌地瞥了过来,却仍旧是一言不发。 谢长缨敛容沉声道:“我只是猜测,他们滞留了这样一段不长不短的时日,是否可能是盛乐王庭之中突发变故,从而绊住了他们的计划?” 孟琅书沉吟起来,不多时也已明白了其中关节:“若是依谢小公子所言,他们又因何而继续南下出兵呢?以此为要挟?或是欲收渔翁之利?” “府君所言不错,也或许二者兼有。”谢长缨压下因伤口迸裂而引发的隐隐眩晕,心知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在伤势发作前砥定诸事,言语间不觉便是再进一步,“若当真如此,高车在侵吞雁门后的战略多半便会转攻为守,留驻于前线的兵力也未必仍能如此前一般。此外,据我自围城后至突围前所见,在攻克广武后,他们的兵力约摸只余五六成上下。此刻高车叛军亦可算是进退维谷,若……” 她言及此处时,却是蓦地将话语一收,在伤口处一片忽而蔓延开来的刺痛之中,心下已然后怕起来——如此虽多半能够赢得参与战事布局的机会,却也有极大的风险被熟知自己作风的苏敬则当场道破身份。 未料那一边的苏敬则见得她倏忽沉默下来,也只是似笑非笑地牵了牵唇角,向正听至兴处的孟琅书道:“谢小公子想来是奔波劳苦,又兼已有旧伤,此刻便难免疲累。不知可愿权且听一听我的猜测?” 谢长缨抿了抿唇,勉力保持住殊无异色的神情:“请。” “高车军的处境已是进退维谷,而此次南侵的主将又正是高车大单于不受重视的幼子姜昀。设身处地想来,若我身在此境,亦不会一味南侵。”苏敬则略作斟酌后,便不疾不徐地说道,“稳住在雁门郡所掠之地,并分兵北上奇袭速战速决——这自然是最佳之策。不过若是敌方势大,约摸也唯有放弃沿途郡县退回敕勒川了。” “……正有此意。”谢长缨自是明白,对方在自己言辞间急于成事的那一瞬,便已看破了伪装。到得此时,她也唯有一叹,颔首称是,“至于高车叛军的攻城之法,想必已有同袍备言前事。我猜如今新兴郡当务之急,或许仍在于设法筹集物资、动员将士之上。不知府君以为如何?” 只是待到谢长缨再次抬眼望向身在主位的孟琅书时,却又蓦地正正对上了苏敬则沉黑如点漆的眸子。这一次,那目光里不再蕴着尖锐凌厉的审视,却依旧似温似冷,有如隔了江南春日里的雨幕与薄雾,令她一时看不透其间深意。 “谢小公子目光如炬。”孟琅书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二人的神色,颇有几分赞赏地拊掌一笑,“不知来日若是谢小公子伤势无碍,可否与郡府诸官同谋守城之事?” 谢长缨自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起身长揖道:“兹事体大,不敢推辞。” 说话之间,她已觉四肢百骸间因这瞬息的放松而席卷起了浪涌般的疲惫与刺痛。谢长缨不敢大意,立时又是凝神绷住了身形,暗自压下了紊乱的气息。 “今夜本官叨扰许久,实属不当。”孟琅书亦是将她这顷刻间的神色变幻尽收眼底,不由得十分歉意地笑道,“本官这便着人送谢小公子回府中养伤。” 谢长缨唯恐在郡府衙役护送时旁生枝节,忙微笑着辞谢道:“岂敢劳烦?我此前也曾在云中小住,如今自行归去便可。” 孟琅书尚未答话,那一边苏敬则却已适时地起身笑道:“方才我恰是乘车而来,既如此,也不必劳烦玄章拨人了,我自可送谢小公子一程。” “如此也好。”孟琅书自然应允,亦是起身作揖相送,“郡府中尚有些杂事需得夤夜处理,二位一路保重。” 三人简单地寒暄过一番后,孟琅书起身沿侧方廊道转入官署中庭,身影渐行渐远。而谢长缨心下忖度一番,也自是依言跟上苏敬则的脚步,二人沉默着并肩走出了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