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缨步入郡府正堂时,西沉的晓月已然浮沉于天际的云絮之间,朦朦胧胧的也如一点暖黄湿润的墨渍正缓缓晕开,昭示着不多时即将落下的风雨。 案桌前的孟琅书得了衙役的通报,抬眼便望见二人先后步入堂中,亦是放下了手中的书册,起身微笑道:“二位到了。” 谢长缨见他依旧是官服整肃、容止风雅,却也难掩疲累之色,自然依例长揖见礼:“在下谢明微,表字知玄,见过府君。” 秦镜轻快地笑了一声聊作应答:“先前我见北去探查的斥候未曾及时归返,循迹而去时果真见到了贵客。” “方才我在城楼之上也曾望见东北方远郊隐有火光,”孟琅书微微颔首,而后便遥遥地看向了谢长缨,“不知是出了何等变故?” “不过是些逡巡的狼群,未曾想惊动了诸位,当真是抱歉。”谢长缨客套地微笑起来,将她此前那一把蓄意为之的火轻描淡写地揭过,复又把握住先机,反问道,“方才入城时,我见城中各处可算是戒备森严,想必府君也已知悉广武诸事?” “数日前的确曾有奉命求援的零星广武守军夜叩城门。”孟琅书依旧维持着得体的笑容,一面开口试探,一面暗自端详着谢长缨的神情变幻,“阁下想必与他们同出一系,是受谢将军之命而来。不知间隔了数日,可又有何变故?” “此事虽系谢府君之命,领我等出城的却是其闺名唤作长缨的堂妹。”谢长缨对他这番暗藏的试探意味心知肚明,索性不动声色地解释着,又沉声道,“只是依我推测,先前的同袍叩门求援时,广武城便已陷落。” 秦镜立于一旁静默地听着二人的言语,此刻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微微蹙起了眉头。 “是么……”孟琅书闻言时也不觉惊了惊,旋即悠悠地喟叹了一声,敛去了更多的情绪,“可惜,彼时新兴郡囿于羯人滋扰自顾不暇,也未能帮上太多。” 谢长缨正欲开口作答时,忽听得身后堂外有脚步窸窣,紧接着便觉出似有什么人审视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背影之上,霎时便激起一阵如芒在背的不适。她却是不敢引得那二人猜疑,面上依旧是镇定微笑:“此前听闻贵郡曾呈表州府请求调兵支援雁门——有此心意者,已属罕见。” 而堂上的孟琅书似也瞥见了来人,不觉轻轻地一挑眉,复而看向谢长缨,笑道:“谢小公子何故拘谨?你远道疾行而来,不妨入座暂歇,我这一处也恰巧有些公务。” “多谢府君。” 谢长缨笑了笑,也觉久立后伤口隐痛,便依言向侧方客席入座,暗自稳住了气息。及至坐定时,她方才循着孟琅书的目光,遥遥地望见了伫立于堂外夜色中苏敬则。许是因为今夜事发突然,他此刻也不过随意在荼白色深衣常服外披了一袭玄青广袖的纱縠襌衣,临晚风立于庭下之时便是衣袂翩飞如轻云微月,远而观之,自有一番如画景致。 只是此刻的谢长缨自然无心欣赏,她暗暗地一警醒,心知对方素来警觉细致,而自己此刻的伪装因行程艰苦紧迫,亦算不上精巧。谢长缨唯恐被瞧出什么端倪,立时便移开了目光侧耳静听,只待他禀明公务后离开。 孟琅书当先看向正堂之外的来人,笑道:“崇之怎么来了?可是有何变故?” 堂外,苏敬则目光淡淡地掠过了谢长缨入座的方位,而后方才缓步走入堂中,神色如常地笑了笑:“无事,只是前来知会二位,今夜的入城者也已悉数在谢府内安顿妥当,城外也并无其他异动。” “既如此,我也当去谢府中看一看。”秦镜听罢,却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当先提议道,“何况你二位俱在此处,门楼那边却总不能无人,玄章以为如何?” 孟琅书亦觉在理,应允道:“自然无妨——崇之既已来此,便莫要立着了,也入座听一听便是。” “那么,几位慢聊。” 秦镜漫不经心地笑着转身,却又背对着谢长缨的视线,与苏敬则暗暗交换了一个狐疑的眼神。 待得苏敬则入座另一侧席中时,孟琅书方才再次望向了谢长缨,含着微笑的神情依旧是风雅可亲:“不知谢小公子来时,又有何等见闻?” 谢长缨却是心下沉沉,新兴郡的这三位皆非能够轻易搪塞过关的主儿。此刻这般场景在她看来,与其说是“闲谈”,倒更似是廷尉寺的“会审”了。 “不错,今日日暮时分,高车已然发兵原平。”她抚了抚额角,稍作思忖,便决意只言重中之重,以引开他们的注意,“彼时我等正于城郊密林中休憩,知蚍蜉难以撼树,索性星夜兼程向云中而来——只是不曾想,途中竟又遇上了逡巡的狼群。” “高车军今日竟猝然发兵原平?”孟琅书果然微露讶异之色,“谢小公子可曾看清敌军是何等阵势?” 谢长缨颔首:“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