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77章 扬武抑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扬武抑文(1 / 3)

谈到了金陵讲武堂毕业学员分配,赵竑眉头微微一皱。

四川23万官军,除去老弱病残和空额,至少可以编练出10万大军。再募新军5万,600名军官,恐怕远远不够。

看来,在四川成立讲武堂分堂,乃是明智之举。

大宋朝廷奇葩,上层血气不足,下层士卒却是血性,民间练武蔚然成风。将精壮之士甄选编练,老卒带新兵,即插即用,战力不可小觑。

毕竟,还是要一半以上的老卒坐镇,有讲武堂的军官们垫底。

众臣都是半信半疑,却无法质疑赵竑的决定。

反正只有一年多时间,若是西北无战事,当然再好不过。若是有战事,正好做到有备无患。

“各位卿家,你们都是国家重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许多道理,你们比朕还懂。吃穿用度,若是不够,尽可以告诉朕,朕不会让你们饿着冻着。千万不要像胡榘一样,误了自身,伤了君臣之义,负了国家百姓。”

赵竑板起脸来,郑重叮嘱。

“谨遵陛下教诲!”

众臣一起点头称是,人人心惊。

皇帝成立反贪司,其用意就是澄清吏治腐败。如今反贪司权势和影响越来越大,满朝官员都是心惊。

看来在法、理治国之间,皇帝选择了前者。

“薛卿、邹卿,西北边陲建立忠烈祠,此事要提上日程,朕以为利州西路可取。工部和将作监派出得力官员到边塞勘探地形,绘制成图,尽早禀报于朕。至于所需钱粮,都由四川制置司和四川总领所提供。”

“臣遵旨!”

薛极和邹应龙一起领旨。

怪不得皇帝擢升邹应龙为工部尚书,看来赵竑心意已决,懒得再和臣子们在忠烈祠一事上争执了。

众臣这才发觉,皇帝去年让崔与之担任四川制置使,今年调任范钟为四川总领所总领,应该是提前布局,故意为之。

就是不知道一年以后,四川边陲是不是真的有战事发生?忠烈祠是不是有必要建造?

“陛下,今年的殿试策论题目,是臣等出题,还是陛下亲自命题?”

邹应龙的话,把众人拉回了正题。

这才是今天的正题。

“今年的殿试,朕会亲自出题。你们放心,现在虽然是守孝期,可先帝若是看到朕操劳国事,他也会支持朕的。”

大宋以孝治国,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一般名义上都要守孝三年。赵竑也不能破例。

而殿试的题目,他也已经心里有数,那就是针对大宋的“三冗”弊端,看考生们的策论如何。

“陛下是诗词大家,海内皆知。陛下亲自出题,看来举子们要头疼了。”

薛极满脸笑容奉承着赵竑。

“陛下,你是一国之君,这充盈后宫嫔妃,事关大宋江山社稷,嫔妃入宫,可是要抓紧啊!”

礼部尚书朱着的话,让赵竑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后宫之事,你们看着办吧。”

历朝历代,都是一姓家天下,皇帝的儿子多少,可是事关重大。尤其是自宋室南渡以来,几个君王都是人丁单薄,子嗣艰难,让群臣操碎了心。

宋高宗赵构无后,养子宋孝宗继位。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赵扩无后,养子赵竑继位。现在赵竑虽然有了儿子,但身为大宋天子,众臣为赵竑纳妃,事关国本,无可厚非。

“谢陛下!”

朱着恭恭敬敬,赶紧领命。

加上西夏公主,以及杨意和贾似锦,还有服侍皇帝的翠珠,五位嫔妃,让后宫终于不显得那么寒酸。

“兵部郎官李宗勉上奏,言山东李全割据之谋已露端倪,表面恭顺于宋,以取得钱粮;暗中与蒙古贵族密通款曲。朝中大臣虽亦察觉,但少有直言揭露者。陛下定夺!”

赵竑把奏折传了下去。

“你们看看,都有什么看法?”

几个臣子看完,一时都是无言。

李全为患淮水,杀了朝廷重臣,据守楚州、青州,数万大军,形同割据,但朝野上下,谁也不敢轻言动兵。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朝廷屡屡被这宵小玩弄于鼓掌之上,朝廷的威严何在,我大宋的脸面何在?”

兵部尚书宣缯愤愤进言,脸色立刻黑了下来。

李全,已经成了大宋朝廷的心病和丑闻。

“陛下,此时对李全用兵,为时尚早。如今运河两岸的庄稼就要成熟,不如等夏忙过后,天气稍凉,再用兵不迟。”

邹应龙不得不开口。

他本来是来向赵竑上禀殿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