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重回高一> 四十不惑的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不惑的选择(1 / 2)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碾压的小学生,之前是比烂躺平的状态,因为涉及到中考,高中录取率六七成左右,要剔除出近三成考生去职高或者中专。所以,中考最着急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现在学生在家长和中考的双重压力之下,奋起反抗。毕竟十四五岁的年纪如果没学上了,那就太可惜了。关键现在也没有个拜师学艺的地方。到哪里都得要学历。

今年北京高考出分了,朋友圈里牛家村高考喜报羡煞了不少同为体制内的家长。牛家村对应昌平朱辛庄,指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位于北五环外朱辛庄的一个职能办公部门。由于位于北部,指北村,考上清北加上南村,是指职能部门在南四环边的办公区。南村北村的员工孩子,今年高考大丰收,光清北获得12枚,全市前20屏蔽考生有3个。在全北京也是独一份。这说明什么,说明牛家村的村民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这让李晨想起来她姐提到的前几年北京市第一名基本都被农科院或者农业部的子弟给承包了。农业部门的员工特别踏实,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每年中高考考得出色。去清华北大的非常之多。光李晨就知道好几个。真是让她实名羡慕。

反过来各大附中的大学子弟反而令人堪忧,因为自带升学优势,反而不太积极努力勤奋。其实也不是不勤奋,而是勤奋的程度不够。往往在高考中被甩出去很远。李晨就教过一个清华子弟,父亲是经管学院的博导,孩子也是一路清华附小,附中。英语上不太去,又比较固执,李晨给他指出他出的问题,他居然不虚心改正,反而说打断了他的思路。孩子妈妈很抱歉,所以李晨就教了他五次课,就不再教他了。她明白道不轻传的道理。没有任何遗憾。后来孩子高考英语还是过了130,但是总分630多,那肯定是去不了清华了。北京的话也就去朱辛庄读华电了。

所以,没当过了四十岁,很多体制内的员工不再纠结于是否升迁,不再争抢,不再抢着加班表现,专心致志地回归家庭,养孩子,陪孩子读书,刷题,陪着孩子度过中学最宝贵的六年。一到出分的时候,孩子考得好的普通员工比处长,局长,司长的孩子考得好太多。这真的不是官职带来的快乐。

难怪古代讲究的是历代兴旺,一代考得好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如果第一代拼死拼活挣出前程,二代子弟顽劣不堪,那基本这家的地位很快不保,后继乏力。在现代被称为中产焦虑,在古代就是门庭败落,后继乏力。

四十不惑的体制内员工该干什么,非常明显了。没孩子的,培养爱好怡情养性,有孩子的培养孩子,这是后半生最大的事业线。让家族荣光,后继有人。职位升不上去就上不去吧,多活两年,多拿两年退休金啥都有了。

当她把此类想法说给丈夫听时,丈夫很是赞同。他也不是贪恋权势之人,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四十岁以后,经历了多了年轻时的困惑,但是过了四十岁,他的人生目标清晰,不再困惑。

所以,他俩也学农业部和牛家村的家长,积极地培养孩子,陪孩子做题,好在两口子是数理化强点,并不需要外出补课。好老师,普通的一对一已经到了3000。真的是补不起。“像我这么良心的不多了。”李晨自我评价,“那是,我老婆还是很仁义的。”“我觉得也是。”“咱俩分工吧,你管数学英语,我管物理化学。高中数理化全归我管。英语语文归你负责。”

“好。”她打着呵欠,“我今天好累啊。早晨五点就带学生起来语音背单词。”“谁让你这样的?”“他不是很快期末了吗?基础不是很牢固,我当然希望孩子们能考好一点了。”“自家孩子你可没这么用心过。”“我五点叫他们也不起啊。这个男生,带了很久了,有感情了。他五点能起,我就五点陪他背单词。”妻子坚定平和的语调让他想起了他自己高中时被她拽着学英语的经历。“这么多年,你还是以前的样子,一点没变。”“谢谢,我当你夸奖我了。”

家长是大人,过了四十,什么都懂了,不会去讨好谁。而中学生们,那压力真是杠杠的。都想重市重点,985录取率高的。哪有那么容易。齐雨同学是她教过的一个初三男生,父母都是985,尤其老爸还是上海交大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妈也是海洋大学的理科生啊,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变,孩子居然爱文科,不想高考,想走国际班。英语经过李晨的口译强化之后,已经在年级前两名。许是李晨的方法太有效了,衬托得数学补课效果太差。没办法,他爸只好亲自上阵。想想一公司技术总监在家里敲着黑板给儿子补习初中数学,也真是不容易。愁得孩子爸爸总说:“没想到孩子不愿意学数学啊。”

李晨回去和丈夫说起此事时,“应该和咱们是同时代的人。当年学习肯定是狠角色,但是对孩子学习放松了,觉得树大自直。现在条件太优越了,直不起来,宁愿躺着,弯着。拒绝长大。”

“这算什么?你没见新闻上说的,回家专职当儿子,当女儿,父母祖父母给开工资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