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景泰太子> 第166章:若欲裁军,必治屯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若欲裁军,必治屯田(1 / 2)

裁军,历朝历代这事都不好干。一般只有开国的前面几代君王才有这个魄力裁军,当然也是因为统一天下后,国家百废待兴,有这个客观需要。其后继位之君往往没有这个威望裁军,甚至因为体制滥冗及消弭地方叛乱等因素,军队数量反而不断膨胀。 这其中的典型当属宋朝,光是中央禁军就高达百万,宋朝的军费常年占据国家开支的七成以上。宋夏战争时期甚至打空了国家的财政,最后被迫承认西夏独立,同时增币于辽。 明朝的情况自然与宋朝不同,主要在于朱元章借鉴宋朝教训,废除募兵制,实行军屯制,分屯田,设军户,父死子继。国家给予军户财政税收上的减免,军户为国家承担军役。朱元章自豪地说他为国家养军队数百万,却不用耗费一文钱。 原本这套制度运行得很不错,太祖太宗两朝威慑四方,万国来朝。但是世间从来没有一直完好无缺的制度,制度运行近百年,一些地方家族传承了四代以上,人口不断繁衍,土地却增长不多,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军户耕种着可怜巴巴的一些土地,但是所需要承担的徭役却没有随之减少,曾经令人艳羡的职业如今愈发为人厌弃。众多军户流亡,一部分甚至跑到草原开荒,辽东的一些军户甚至主动去给女真当包衣奴才。 屯田制崩溃的原因和唐朝均田制崩溃的原因一模一样,至于权贵侵占等问题相对还比较好解决。只要有具体的敌人在,哪怕是再强大都是可以解决的,就好比怪物亮出血条就没有什么好让人震惊的。但是人口增长的问题怎么解决,朱见济总不可能强行计划生育吧!以后世组织之强大,尚且闹出这许多幺蛾子,朱见济才不去做那等事,简直是自寻死路。 一方面是屯田制度崩解,另一方面是土木堡之变中大明精锐之师全军覆没,于谦主导团营改革,大规模吸纳非军户出身入伍,军户体系也受到冲击。叠加上近期的财政危机,这改革是势在必行。 说是如此,但是军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关,是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员。若是无法妥善安置,以至于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那就脱离本意了。 朱见济要裁军,自然不可能自信地觉得下一道诏令就能够成功,破局的点就在于这屯田制度。 朱见济的诏令传往四方,这些日子不断有地方军政长官回到京城,率先赶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心心念念回到中央的石亨。话说针对石亨的弹劾到现在都没有结束,朝廷现在还有言官抓着石亨死缠烂打不放,非要朱见济罢免他。最离谱的是在石亨回到京城的时候,竟然有言官当街堵路,不许石亨入城,最后还是事情闹大,朱见济听闻后下谕旨将石亨带了进来。 时隔两年,朱见济再一次看见石亨,也是心有所感。之前他是朝廷天下总兵官,朱见济还要主动巴结,如今石亨人人喊打,反要朱见济庇护。 朱见济选择见石亨的地方,不在乾清宫,也不在外朝三大殿,而是在后花园的一处凉亭内,周围只有许源与彭时两人。 朱见济亲自为他斟茶,请他落座道:“爱卿一路辛苦,卿之忠贞,朕心明知。外朝之事不必去管他,朕自会下诏申饬。” 石亨之前在最高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目前只有朱见济能够保住他,是以石亨也是恭敬无比。哪怕是朱见济让他坐,也丝毫不敢落座,坚持要站着听训。 “朕前番命你收服草原流民一事,如今办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微臣四方招揽,出粮给牛,授予土地,草原不少番落皆来投效,而今已招得五万人户,垦田二十万亩矣。大同沿边,多有膏脂之地,粮产颇高,奈何为四战之地,百姓多抛荒弃种,甚是可惜。陛下若是不弃,臣愿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为陛下辟得两百万亩良田。” 朱见济没有着急答应石亨的请求,问道:“这些草原流民,有多少是我大明百姓逃亡北上的?” “十之一二,所占不多。” 朱见济叹息一声,“那也有好几千人了,还不多吗?单是大同一处便有如此多人,若是九边各地都加起来,怕是人丁数以十万计。是朕无能,致使百姓流亡,妻离子散。” 石亨没有想到朱见济这般说,跪到在地道:“此分明是奸民不务本业,妄求富贵,劫掠四方,定居于草原,何来陛下之过。” “若是可得安稳日子过,谁愿意整日刀口舔血。”朱见济神情落寞,有些失败感。 之后许源和彭时出面安抚朱见济,劝了好长一段时间。 朱见济见铺垫得差不多了,询问道:“朕今日召爱卿入宫,不瞒爱卿说,想要询问屯田一事,而今军户一家一户有田土几亩,可供吃食否?若是并无土地,又加徭役在身,换做谁人不外逃。” 石亨犹豫斟酌许久,才道:“军屯之制,太祖以来便有定制,而今人繁口长,确实是有些不足了。” “你觉得朕自何处去为这些军户找寻来土地比较好?总不能一个个宁愿跑去草原当流民也不当军户吧。” 这是要对外扩张吗?石亨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西为大漠,东北是雪原,皆非善地,北边倒是还有不少的膏土。至于西南瘴气深重,山高路险,臣并未去过,不敢多言。” 朱见济哈哈大笑,石亨还以为自己的建议被朱见济听进去了,面露喜色。朱见济却道:“要说这天下膏土,哪有地方比得上大明的,何必求取那边远苦狭之地。” 石亨不解,朱见济解释道:“朕欲下弃荒令,凡家有田地不种者,文官一律革取功名;武将黜免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