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有城外的流民安置处种植了土豆, 所谓人多眼杂,手更杂,世家门阀要在里面混些他们自己的人,趁着天黑路滑往地里撒盐,简直不要太简单。 但是,如果有几马车的土豆红薯,这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李二完全可以一道秘诏下去,将土豆红薯在全国范围内悄悄推广试种, 或者干脆拿一部分出来,找一个比较贫困的州郡,将这些土豆红薯分给那里的农民。 来年大丰收,百姓一年致富,天下都会明白这东西的强大。 而遍及一个州郡的种植,这些世家大族绝不可能阻拦,哪怕他们势力再大也不可能,只会直接激起民变而已。到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出手,愤怒的百姓就把他们给拿下了。 所以李盛一下子给他好几辆马车的红薯土豆,他简直都快开心傻了。 “二郎,土豆泥来了,尝尝臣妾做的和盛儿做的有何不同?” 此时,长孙皇后笑眯眯的端着一个细白瓷碗走进大殿,来到李二跟前。 李二打开一闻…… 接着立刻拿起勺子挖了一大口。 “啊……” 香甜之极的滋味舒服的李二长出一口气。 这东西简直绝妙啊! 就这么美味的东西,居然…… “观音婢,你说这么好吃的东西,究竟是怎么能亩产数千斤的?” “这臣妾哪里知道?二郎若是好奇,何不把盛儿叫来问问?” “呃……唉。” 李二将手中的土豆泥放下,忽然轻轻的叹了口气。 长孙皇后见状,担忧又有些好奇道,“怎么了,不合口味么?咱们这里还有些存货……” “存货……不要了,城外流民只有一筐土豆,存货都给他们拿去种吧,别的也不用种了,就种土豆。” 李二想了想,接着又道,“你说盛儿这孩子,才华横溢,文韬武略样样都是顶尖之选。” “可是……其实我想说,承乾也不差,你觉得呢?” 长孙皇后沉默下来,这要她怎么回答呢? 都是亲生孩儿,手心手背那不都是肉啊。 “的确是这样……” “可是承乾这孩子的优秀,却让朕难以满意。这孩子,彬彬有礼,进退有节……不得不说,他若是生在百姓家里,那的确是个好孩子。可是……” “唉,这事情难就难在这里。承乾这孩子乖巧,却实在是……” 李二一想起这些穷凶极恶不择手段的什么世家大族,还有突厥人,高句丽,心里就一阵烦闷。 连他都觉得头大了,李承乾年纪不过十三四岁,如何顶得住? 到时候一个不留神,多半又要走到父亲李渊的老路上。 然后大唐嘛……估计也就是另一个西晋而已,说没那也就没了。 “可是盛儿就完全不同……” “这些日子,你也知道,外臣之中,大半都是各路世家的人。这些人因为科举之诏,联手向我施压……” 李二说到此处,长孙皇后露出一抹心疼之色。 “又加上突厥人,高句丽这些外敌……我是十分疲惫,而且一个个都是强敌,我还一筹莫展。” “可是观音婢,你知道吗……” “我就去找盛儿聊了一会。结果就那不到半天的功夫,一番畅谈之后,盛儿轻描淡写给了几条计策,竟然把我所有的难题都给解决了。” …… “所有难题都解决了?这……这怎么能够?” 长孙皇后惊愕的捂住口,她是没想到…… 盛儿这孩子,居然这么厉害? 这事情听着,简直就像李二上山找了一位高僧老道什么的求教了一番。 然而呢,盛儿再怎么有才华,那也只是十六岁啊。 她真是万万没想到,盛儿居然真的已经有处理国事的能力了…… “二郎,这是真的?可是盛儿才十六岁啊。” “我骗你做甚?你想……若是承乾遇到这等事,这么多世家派系官员联手施压,承乾能怎么办?” “承乾这孩子,不知百姓也是有分别的,有的百姓是真的劳苦,有的百姓说是百姓,实则……不就是藩王么。这孩子心地软,又没什么决断……若是被这些世家藩王的合起伙来,连威逼带哭诉,只怕这崔正德也就放出去了。” “这……这倒是,唉,这个崔正德,若是换了寻常帝王,恐怕多半就不会死,并且一眨眼也就离开大理寺回去了。” 长孙皇后爱憎分明,心地仁厚却不糊涂,知道作为皇家,看见恶徒是一定要处理的。 而想想李二的话,也的确是有道理, 要承乾这孩子,去和这些世家出来的阴阳人斗,恐怕还真是……差得远。 这么一想,盛儿这孩子果真了得。 小小年纪,竟然能帮李二出谋划策,乃至定夺朝廷大事了…… “其实这孩子给我的计策,还不止是削藩方面。乃至于抵御外敌的事情,这孩子也有一番见解,连李靖都赞不绝口啊。” “哦?盛儿还通兵事?真的假的?” “你开玩笑,这小子一本小册子,给了我一个……呃,这个叫设计图 。按图来制作新式弓弩,我这么和你说吧,寻常士卒只能拉开一石的弩,出一石力的箭。” “可是盛儿所绘制的新式弓弩,能出三四石的箭!” “啊?!” 长孙皇后直接懵了,这孩子……简直了。 便是她不懂带兵打仗这些事,也知道弓弩之力翻几倍是什么概念。 想想这孩子……呃,幸亏老娘生的。 这要是突厥人生的,这长安可咋保得住? 话又说回来。 长孙皇后却也很好奇,这盛儿究竟给了什么计策,竟能处理这些世家。 要知道,别说是魏征等一群大唐干臣能臣头大这事了,便是放眼万古,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被藩王问题折腾的一脑袋包。 盛儿居然能搞定,这简直不可思议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