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一二五章 狗儿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五章 狗儿岛(1 / 2)

1639年11月15日,狗儿岛(今澳洲圣诞岛)。 万长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看着远处二十多个汉洲乡兵背着火枪,挎着短刀,四处巡视着。在那里有一大片呈板状、颜色较为鲜明的地块,一百多土人拿着铁镐和铁锹奋力在地上挖掘着。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四五十名土人,挥舞着榔头,将那些大块的矿石敲击成小块或者颗粒状,然后放置在一个个大木桶内,最后用板车运到狗儿岛码头仓库存放。 狗儿岛上拥有大量的磷酸盐矿,而且几乎为纯石灰磷酸盐,而磷酸盐矿在工业和农业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用途。 众所周知,在农业上,磷酸盐是植物的三种主要养分之一,且是肥料的主要成份。磷酸盐经过粉碎成粉后,不用另外特别加工便可使用,可对汉洲北部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和优化。 而在工业应用方面,磷酸盐在耐火材料中可用作结合剂。磷酸盐结合剂是以酸性正磷酸盐或缩聚磷酸盐为主要化合物并具有胶凝性能的耐火材料结合剂。磷酸盐结合剂的结合形式属化学反应结合或聚合结合。磷酸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反应制成的结合剂多数为气硬性结合剂,即不须加热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凝结与硬化作用。 磷酸盐用作耐火材料的结合剂在产生陶瓷结合之前的中、低温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所以在后世被广泛用作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另一方面,磷还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的矿物质元素,人体摄入磷的主要来源为天然食物或食品磷酸盐添加剂,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在目前汉洲的海盐加工过程中,可以添加部分从磷酸盐中分离出的磷,制作成钠盐。为汉洲民众的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万长树不知道这些埋在地里的矿石会给汉洲带来什么,他只是有些奇怪,齐天大总管应该从来没到过这座小岛,他是如何知道这里有许多这种矿石,而且还派出几个年轻的工匠登岛考察,并且随后大手笔的抽调两百多帝汶岛土人在来此挖矿。 因为汉洲目前大部分船只都已去了汉兴岛运送移民,狗儿岛的日常物资补给便由留在本土承担破袭任务的两艘专业战舰来临时运送。 半个月前,“启明号”和“扬明号”两艘战舰在爪哇岛南侧,撞见一艘落单的荷兰商船,立刻展开对它的围堵和追逐。但遗憾的是,当时已然临近傍晚,两艘战舰追了一个多小时后,对方凭借夜幕的掩护,成功逃脱,让万长树郁闷不已。 如今的狗儿岛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修筑了一座方圆三百米的小型棱堡,城头布设了七八门火炮,再加上长期驻守于此的一百多名乡兵,相信足以应付千人规模的敌人入侵。 鉴于狗儿岛上人丁不多,距离城堡不远的地方只开垦了不到两百多亩耕地,稀稀拉拉地种植了玉米和土豆,以及各类蔬菜。岛上人员的日常食用,还是要靠汉洲本土,或者新乡堡进行支援补充。 “老万,瞧什么呢?看得这么入神!”扬明号船长姚武从后面走来,大声地喊道。 “坐在屋里闷热地紧,出来山岗上吹吹风。”万长树回头看了看姚武,笑着答道。 “咱们也歇了七八天,是不是又该出去动一动了?”姚武问道。 “是呀,该出去动一动了。”万长树轻轻地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你是分舰队指挥官,我听你的。”姚武诚恳地说道。 “俺在想,要不我们去古邦附近转转,兴许可以撞见一两艘落单的荷兰商船。” “古邦?”姚武惊讶地说道:“那里是荷兰人前往香料群岛最重要的中转补给点,恐怕过往船只会很多。” “就是因为那里是荷兰人最为重要的补给点,他们肯定想不到俺们会敢跑到那里去狩猎。”万长树说道:“即使真的撞见了他们的船队,俺们船速快,直接跑了就是,他们还能追的上俺们!若是能俘获一艘荷兰商船,正好顺路带去新乡堡。” “行,就去古邦那里。”姚武点头应诺道。 “其实,依着俺的心思,不若带着人再去一次安汶,说不定还有些实在的收获。”万长树笑着说道。 “啥,又去安汶?”姚武瞪大了眼睛,“你这是当荷兰人不长教训,被我汉洲一而再,再而三地攻占安汶!” “你看看,连你都觉得再次攻击安汶,都是如此不可思议。那荷兰人就更想不到了。”万长树笑着说道:“再过几个月,俺们筹划一下,再打它一次!” ——————————— 在1639年11月20日的这天,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迎来了一支多达九艘船的汉洲移民船队,引的岛上八千余移民心中百味杂陈。 在汉兴岛上滞留期间,虽说也是离开了大明故国家乡,但毕竟距离还不是很远。但汉洲船队的到来,意味着众多移民将彻底远离大明,去往一个他们未知的目的地。这个汉洲到底在什么地方,他们更是一无所知。对汉洲的了解,也只是听那些民政官员和陆战队士兵口中所传。 去了汉洲,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劳作三年后,还会给每个人授田四十亩。还有些陆战队士兵笑嘻嘻地告诉他们,即使你以后找不到媳妇,也是汉洲民政府想办法给你配发。 绝大多数移民对于汉洲种种好处的说法,几乎都是抱以怀疑的态度。数百年前,大明的洪武爷推翻了蒙古人的暴政,也只是给咱们穷苦人家分个田地,减轻一些租税而已,也未曾管过老百姓的吃穿住用的问题,更何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