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她,这不是和尚头顶的虱子,就差指名道姓的说打探主母房里消息的就是我。” “你也别怨我。我不再往她身上踩几脚,就算我顾念往日情分了。”孙氏挥挥手,让她退下:“你也把嘴巴管牢了,有些事还是烂在肚子里的好。” 可惜,孙氏看不到丫鬟出去后那怨恨的眼神。 荣国府是贾敏出生以及长大的地方。在她的心里,那里有她幼时童年玩耍的一点一滴,花园里的金鱼,假山上的石头,甚至闺房外的那棵老树上粗糙的纹路都是她心底最柔软的记忆。连廊里有她欢快的笑声,屏风后有她和母亲低语的呢喃声,就连那荣国府外的道路上也有她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的喧嚣声。 贾敏总觉得荣国府是她心中的一块软肉,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故土,是她不愿打扰的故梦。从小习得的礼教一直在约束她,让她专注于丈夫林家的后宅。不管是在金陵,还是随丈夫来到扬州,大哥二哥的书信都只是在年节时才会寄到她的手中,对于荣国府中发生的事情她只略知一二,比如二哥的嫡子衔玉出生,抓周还抓了胭脂钗裙。更多的事情,比如儿女嫁娶之事,贾母不会去询问一个已经出嫁并且远隔千里的女儿。所以对于荣国府的记忆就停留在了出嫁的那天,一直持续了十几年,直到光幕的出现。 从光幕里,她得知自己和丈夫接连离世,女儿只能寄宿荣国府。最后还因无人给她撑腰,抑郁病逝。虽然贾敏性格果决,但这消息还是如晴天霹雳般的把她世界摧毁的七零八碎。她知道跑步会引来巨大的非议。但是她不敢死,也不想死! 她想看到黛玉长大、出嫁、甚至儿孙满堂。她想给林家开枝散叶,留下子孙。所以幼子突然病逝,她是如此的伤心。她执拗的认为,光幕里的仙子或者后人们,既然说跑步有用,说太极五禽戏有用,那就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即使仙子说的锻炼方式与礼教相违背,她也不在乎。 她想活着! 光幕不但告诉她林家会亡绝,还告诉她,四大家族也会如山般崩离,硕大的贾家最后也消失了。可能是负负得正的原因,本来她已经思念成疾,但这接连不断的坏消息反而让她收起了脆弱和悲伤,心底的顽强反倒是破土而出。 最坏也就这样了,不如与天斗一把。你们不是说我和丈夫接连病逝吗?那我就活给你们看。 但是贾敏不能再拿之前的态度对待荣国府了,她必须要开始布局安排了。一是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消息。她可是记得很清楚,光幕里她的“好二嫂”王夫人是如何对待黛玉的。他要是不报复回去,那她就不是贾敏了。再一个,万一真的如光幕说的那样,她和丈夫离世,那也要在荣国府里给黛玉铺好路。 如何布局,贾敏思索良久。她打算先把陪嫁来的丫鬟嬷嬷们梳理一遍,挑几个想回去养老的,先送回去。另外还可以送一两个乖巧伶俐的丫鬟到贾母身边,代她尽孝。荣国府里几百号奴仆,多几个下人,对于贾家来说那都不算事。再者说,她的嫁妆里还有几个庄子,位置就在京都近郊。万一贾府里看不上这几个年纪大的嬷嬷,她也可以安排她们去庄子上养老。总归是侍奉贾家、侍奉她贾敏几十年的老人了,这点体恤,她这个做主子的还是能够满足的。 至于后面,一是要看看荣国府的反应,再做打算。二是,她也在殷切期盼光幕的再次到来,给她透露更多的信息。 对于光幕到来的期待,她选择了求神拜佛。从那晚光幕出现后,她每天早晚在佛堂都多烧了两柱香。她还对佛祖许下了愿望,如果光幕再次出现,她就去寺院还愿,上供两缸香油钱。 清雪奉贾敏之命,偷偷放话出去,看这些从荣国府里来的嬷嬷,有哪些人愿意回去。 倒是同为丫鬟的暮雨不解,向自家主子求教:“真放回去?咱们府里人手本就不够,这下更忙了。” 贾敏自是无需向丫鬟解释,所以只是笑了笑,“人心难辨,硬留是留不住的。事情多了,我给你们多发月钱,可愿意?” 暮雨像个开心果,嘴巴咧的老大,笑嘻嘻的向主子道谢,还凑过去给贾敏捶肩:“自然是愿意的。多谢主子体贴!” “你这个小调皮鬼!” 风声放出去,很快就有了反馈。 当初随着贾敏出嫁,一共有二十多个丫鬟嬷嬷来到林府。这些年,随着嬷嬷们年事已高,大多都已被贾敏放归回到了京都。有些不愿回去的嬷嬷,也被她养在了扬州的庄子上。丫鬟们陆陆续续都被贾敏许配了府里的小厮。这些成家生了孩子的,贾敏也在密切关注着,以后大概率是黛玉的贴身丫鬟。 所以贾敏盘算来盘算去,也就翻出来几个罢了。 这份人员清单里,贾敏最看重的就是李嬷嬷。 李嬷嬷是清雪的母亲。是她的陪嫁丫头之一。她的丈夫几年前去世了。但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