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参加比赛,王洪春等人就生活在“海上龙宫”里。 海上龙宫的体积如此庞大,生活空间也很充足,他居住在一个两人间里。 他有一个室友,是拉小提琴的,名字叫做颜学信。 没错,就是那个颜学信。 在王洪春看来,颜学信是个很奇怪的人。 他一天到晚,也不怎么练琴,大多数时间都是神秘兮兮的乱转。 然后还有各种奇特的发现。 譬如昨天的时候,王洪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颜学信就神秘兮兮地凑了过来,道“老王,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老师哪里不对?!” “有啊,我老师是盲人,看不见。” 王洪春道。 “我不是说这个”王洪春哭笑不得,“但是,这也是一个不对的地方嗯,我想说的是,你有没有发现,李近楼这个名字,还有他身上穿的衣服,都特别像一个人?” “我老师如果不像一个人,难道像一个鬼?!” “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鬼啊”颜学信把一本中国古代音乐史拍在了他的面前,“你看!” 颜学信拿起来那标记了荧光的地方,皱眉看了起来。 “琵琶绝李近楼?” 看到这个名字,再看到历史书上对他的描写,王洪春回忆着自己老师的穿着,眉头也皱了起来。 “你看,是吧,哪里不对!我觉得,这个李近楼,他是穿越来的!” 现代人,哪里会叫这个名字,会穿这种衣服嘛对不对! 不对,名字还是有可能叫的,但是还目盲 在之前教育不发达的年代,盲人学音乐其实有得天独厚的之前的盲鼓神盲伯,再或者瞎子阿炳,其实都是因为目盲,而获得了某些优势。 一方面是天赋上的,人类的大脑运转方式决定了,当一个人的视力受损时,视觉中枢可能会转而连接听觉系统,拓展听觉上的能力。 一方面是努力上的,一个盲人,没有办法兼顾太多的娱乐,就只能努力练琴了。 所以古代的很多优秀乐师,都是盲人。 但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方式如此多样化,加上早期教育的优势,琴童的增加,盲人的这个优势已经完全泯然众人了。 盲人成为优秀乐师的机会,已经远远低于普通人。 “是挺不对的,不过我觉得,你还是想多了”王洪春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你想想,名字一样,穿着打扮这么奇怪,还是盲人的几率有多大?”颜学信道。 “那你想想,只是名字一样的几率大,还是他是穿越来的几率大?” “虽然我理智上觉得你是对的,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中间一定有问题!”颜学信又翻了翻书,“你看这个,张雄!他也是明代的著名琵琶手!” 两个名字都相同,还有一个是盲人,而且穿着打扮还那么像,这种几率就更小了。 “我身为科学家的直觉告诉我,这艘船有古怪!”颜学信道“你有没有看到,他们都是从那个屏风后面出来的?我决定找机会去探一探究竟!” 正所谓,好奇心害死猫。 但是不好奇的话,又怎么当一个物理学家呢? 颜学信实在是被自己的猜想撩拨得全身发痒。 “你有那时间,不如想想怎么能够赢得比赛吧” “嗨,这比赛对我来说,手到擒来!我已经计算过概率了,我获胜的概率在84以上!”颜学信丝毫不怕。 又是一天的比赛结束,颜学信悄悄跟在了张雄的身后 张雄回头看了他一眼,他若无其事地拎着自己的小提琴,昂首向前走。 张雄也不疑有他,转身继续向前走。 然后,他看着张雄走到了一处通道处,和守卫在旁边的人点了点头,然后就一路向屏风走了过去。 他眯眼看过去,就看到屏风上,写着硕大的“大明”两个字。 果然!他们是穿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