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是,录音师没想到谷小白比排练的时候,用力了那么多 谷小白唱第一句的时候,第一个“相”字,和后面的“手”字,输出的声压级,瞬间差了十多万倍。 电路里的电流在疯狂的波动,电平波动就像是心脏病人的心电图似的。 后方,音响师心惊胆战地看着眼前那狂放的参数。 真的快给吓出来心脏病了 有人这么唱歌的吗 这也实在是太强了 不看后台的参数,你用耳朵都听不出来的强 前台,听着音响里传来的声音,观众们和嘉宾们,惊叹于谷小白的感情的收放与克制,觉得谷小白的感情,真的是到了。 真的是太感人了,呜呜呜呜。 后台,录音师们却觉得谷小白对嗓音的控制,已经到了变态与恐怖的地步。 瞬间启动,瞬间停止,这哪里是嗓子,简直就是一个伺服电机,精确到令人发指 这也实在太吓人了 你以为那是感情 不,那是技巧 又或者,是感情加技巧 没有大颤音,没有哭腔,只是声音的轻重变化和些许撕裂音,就已经把一切心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且,他似乎把音响设备的特性,都运用了进去。 就像是运用他的声带发声,运用他的身体共鸣一样,这一刻,整个音响设备,就像是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了他的发声器官。 过于强大和变态的瞬间动态,其实并不好听,甚至可能会因为过大的差别而听不清楚。 但这一切,被压缩电路压平了,缩减了,输入到了放大电路里,再扩大输出了出来。 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但每一个字,都似乎千回百转,有无数的心绪在里面。 庞大无比的细节,被浓缩在了那么看似平平淡淡的六个字里,就像是把整个世界浓缩在一粒沙,一滴水里。 再给你一个放大镜,一个显微镜,让你去仔细的观察,仔细的听。 越回味越复杂,越品味越丰富。 过于丰富的信息,瞬间激发了大脑里无数的连接,复杂无比的心绪,就堵也堵不住了。 六个字,似乎就道尽了无数的心酸别离,道尽了人生百味。 若有若无的“别”字之后,谷小白慢慢转过身来,他略带哑的声音又起 “闲言碎语都不说, 指点那满城花絮, 几许烟波。 就彷佛分离的只是寻常过客 不是你不是我 不是你不是我” 舞台下,情感比较丰富的人,眼泪已经“刷”一声,下来了。 别叫我歌神 lt;/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