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武侠修真>卿卿踏月来> 第七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2 / 3)

r> “倒也不必急。”他的头发垂了下来,九歌手中拿着一缕在手指上绕来绕去。

“行军在外,但求一个稳,急了,便要生祸端。你脾气一上来,柏舟他们谁都不敢劝。”说着,九歌的手覆在柴桑的手背上,随后与他十指相握。

十指连心,两人的心中顿时袭来一阵暖意。

“如今你手握生杀大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凡事定要三思而后行。”

“我记下了。”九歌的叮嘱,柴桑很是受用,她是离他最近的人,对他的脾性摸的最清。

高处不胜寒,如今众人对他说话,都要藏着几分,唯有她,一片诚心相对。

说完,柴桑突然想起了什么,轻轻地避过她的身子,翻身下床一通找,不一会儿,手中拿着个荷包走了过来。

“不会又是上次那个吧。”九歌调笑着说。北征时,他便拿着这样一个荷包交给了她,后来被她还了回去,这东西他可宝贝得紧。

柴桑笑了笑,也不恼,坐到床边,将荷包递到九歌手里:“拆开看看。”

九歌拿在手里,却没有动,一脸不信地瞧着柴桑。

看她这副样子,柴桑用指节轻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拆开看看,发什么呆。”

九歌难掩眼中的笑意,随后轻轻将荷包拆开,里面是一张纸和一块玉。

九歌举起那玉,对着烛光来看,成色普普通通,并无出奇之处,随后将玉放在手心,展开那张纸。

这是一张寻常的信笺,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沅芷”。

九歌脑海中闪过两句诗:“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当年离开澶州时,我应了你,为你取字,这便是。”

柴桑的话从耳边划过,九歌死死盯着这两个字,像定住了一般。

时至今日,她终于明白了当年的全部事实,胸腔中的震颤却多年没有消减。

“思公子兮未敢言”,她突然明白了,为何他曾寅夜踏月而来,却一句话不说,只在一片雪地里留下两行脚印。

“陛下自己收好吧。”九歌把字条合上,同玉一道装进了荷包,塞回了柴桑的怀里。

听到九歌语气冷了下来,柴桑有些手足无措:“这本就是给你的。”

“当年的我,确实梦寐以求,但如今的我……”九歌直视着他的眼睛,缓缓开口:“已经不需要了。”

“赵九歌三个字,足以道尽我一生荣辱得失。”

说完,九歌躺回了床上,柴桑愣了片刻,最后只得默默把荷包收了起来。

这一夜,两人都睡得不太安稳。

翌日,柴桑登上战船,率二十万大军横渡泞江。

船渐行渐远,九歌目送着柴桑,眼看着人越来越模糊,最后直至看不见。

因着昨夜的事,今晨她心里还堵着一口气,没给他留好脸色,也没有好好道别,这会儿人走远,才生出些后悔。

他这一去,没有两三个月,怎么都回不来。

九歌正在那里暗自神伤,耳边突然一句“姐姐”传来,吓了她一大跳。

“你怎么在这里?”九歌看看郑羽,又看看远处的大军,惊讶地问道。

她记得柏舟曾在她面前说过,他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更想要出人头地。大军南征,卫州已然尘埃落定,他留在这里做甚。

郑羽似乎毫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自请留了下来。”

“多好的机会!”九歌禁不住替他惋惜。

郑羽也不接话,而是提醒她:“外面风大,姐姐回去吧。”

渡江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泞江毕竟是泞南的一道屏障,泞南虽然畏惧大周,但也不敢放任柴桑的二十万大军就这么上岸。

况且,他们一直对自己的水军引以为豪,自然看不上大周的那几艘破船。

孙均心里清楚得很,在水上,泞南与大周姑且还能一战,一旦上了岸,面对大周的军队,怕是和当年的刘修一样,只剩下落荒而逃。

泞南此番颇有孤注一掷的感觉,大周的船一进入射程,顷刻间万箭齐发,直逼得大周难以前进。

然而他终究还是小瞧了对方,当年一无所有,柴桑尚且能将刘修逼回大梁,如今兵强马壮,一个泞南又能奈他何。

只见柴桑一声令下,南昭容和柏舟率军一左一右,迎着乱箭齐头并进,声势浩荡地开了过来。

南昭容立在船头,丝毫不退,忽然一支飞箭射来,眼见就要射中他身旁的卫士,他眼疾手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