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叫做路安县,属于青州府城管辖的一个普通县城。 县城规模不大不小,建设有东南西北四条主街。 东街和南街比较繁华,主要售卖一些高级货物,如珠宝首饰、古董绸缎等,两边都是较大的商铺和酒楼,不允许有店外摊贩经营。 西街和北街路旁都是小商贩,北街有一个大的菜市场,小贩和村民围绕两旁,主要顾客都是来买菜的主夫或者大户人家的下人。 二人之前商量摆摊地点时,就定在了西街,那里属于客货集散地,人流量大,相对来说摊贩也多。 因为是大型贸易往来之处,西街在管理上还是很严格的,摊贩落脚处都是固定的。 二人找到了市集的管事者。 管事的领着他们去了一处空地,靠近市场的边缘:“外围摊位便宜,一日十文,包月二百。” 李半夏咬了咬牙,拿出二百文:“我包月!” 管事的难得看见这么干脆的租户,心情不错,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红色围墙的房子:“我就在那里,有人闹事或者遇到麻烦进去找我!”说罢掂着手里的钱哼着歌走了。 “多谢大人!”想到刚拿出去的二百文,李半夏的心在滴血,脸色都不好了。一文还没赚,就花出去那么多。 卫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开始卸车,把摊子支起来,火也架上。李半夏带着小小把调料都摆在架子上。 他们定做的桌椅不大,都是竹子编制,一张桌子只能容纳两个人吃饭,烧锅用的也是自家的柴火,能省就省。 隔壁是一家卖馒头大饼的夫妻俩,看见他们摆摊,那男子闲着没事就上来和李半夏搭话。 “小哥儿,你这卖的啥呀?”他看见泡在盆里的粉条,疑惑地问。 “酸辣粉,我家妻主想出的主意,就来试试。”二人聊到价钱,那人一听七文钱,砸了咂舌,七文钱能买好几个大饼了,就吃这一碗粉,真贵! 小小今天被李半夏捆在背上,看见哥哥拿出了肉酱,挥舞着小手,大声要:“次粉粉!小小次!” 李半夏看看街上有往这边看新奇的行人,眼珠一转,拿出一份粉条,放进烧开的锅中。锅中满满都是昨天就开始慢炖的大骨汤,被再次烧开后,鲜香味飘出来,也引得路人频频观看。 待看见李半夏煮好了粉,又加入配料,已经有人走过来询问是什么了。 小小张大嘴巴等着哥哥把粉喂到嘴里,自己晃晃悠悠拿起小勺子吸溜地喝汤,每喝一口,就看哥哥一眼,等着夸赞。 “小小真棒,都能自己喝汤了!”李半夏敷衍几句,又接着喂他。他没心情夸赞,还想借着弟弟给自己宣传呢。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看见小小的吃相,询问价格后,没有一丝犹豫,便点了一碗尝尝。 这是李半夏接待第一个客人,他麻利地煮好粉,询问客人:“要不要辣椒油?” “要,多加点,我就爱吃辣!”客人端过自己的粉,拿起筷子一拌,几根绿色的青菜,配上红色的辣椒油,再加上透明的粉条,看着就有食欲,往嘴里一送,肉酱的香味夹杂着炒熟的芝麻,与爽滑的粉条送入口中,又酸又辣,味道绝了。 等缓过神来,已经吃光了。 “好吃!”客人回味着这酸辣粉的味道,忍不住砸砸嘴。 她想掏钱付账,就见老板用小竹筐又煮了一些粉和菜放进她碗里。 “你是第一位客人,再送你点!”客人连连道谢,拿起筷子又大口吃起来。 卫央把马车送到驿站,交了五文钱保管费。回到摊子时发现已经有好几个客人在吃粉了,李半夏一边煮粉一边招呼客人,时而吆喝一声,不见平时羞涩的样子,看起来心情很好。 看见她还得意洋洋地朝她晃了晃装钱的小匣子。 卫央笑了一下,接过了收钱的活计。人多起来比较乱,她用包布把小小捆在背上。 市场里来了个新摊贩,卖的是大家没见过的酸辣粉,吃过的人大声称赞。很多人不知道粉条是什么,有人闻声而来。 此时正值午饭时间,货栈商铺的伙计还有抗包的工人很多,街上人拥挤了起来。 有五六个穿粗布衣服的强壮女人一边朝李半夏大声道:“老板来六碗粉。”又转头和旁边卖饼子的夫妻俩说:“来十五个蒸饼子。” 他们的小摊子一下满了。 那蒸饼男子乐呵呵地用竹编夹了饼子送过来,李半夏锅里几个竹笊篱都装上了粉,忙得不可开交。 几个工人一边大声谈论工作的事,一边大口吃东西,吃的不过瘾,又要了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