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公元前246年,朱襄前世的秦王政元年。 这一世嬴小政早四年出生,已然是个十七岁的帅小伙,还在当秦太子。 他这个年纪,按理说该有几个枕边人暖床。 但朱襄老觉得自家政儿还小,且子楚肯定应该已经在考虑嬴小政枕边人的事,自己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没有提这件事。 雪姬倒是向朱襄提过嬴小政该成家了,朱襄说服了她。 嬴小政虽由他们养大,但毕竟是太子。他的后院子嗣都是秦国大事,其中肯定有很多利益纠葛,不单单是一个知冷暖的人。 朱襄和雪姬身为嬴小政的养父养母,已经对嬴小政的影响够深了,不能再插手嬴小政的后院。 雪姬叹了口气,心里有些难受。 身为母亲,待孩子长大之后,她就盼着看着孩子娶亲生子。现在却只能眼巴巴地干等着,不知道咸阳那边什么时候才能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雪姬愁得不行,想让朱襄催一下,又担心朱襄所说的“朝堂认为我们对太子影响太深,对太子成长不利”的话,只能忍下来。 她心里烦躁,便丢下朱襄和嬴小政,埋头工作去了。 嬴小政完全没发现舅父舅母在愁什么。 虽然他现在确实是年少慕艾的年龄,但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太忙了没空想那些,还是将大部分工作之外的爱好都放在了吃食上,嬴小政身边虽有侍女照顾,但没想过收个房中人。 而且他想的也和朱襄一样,他的房中人肯定有诸多利益纠葛,君父肯定已经在考虑了。 秦国长期游离于中原文化之外,春秋早期时甚至不以嫡长继承,而是立贤。虽然这立贤,基本和“贤”没关系。 秦国国君的废立曾经长期由国内大贵族操控。 秦惠王之前秦国最高官职叫“庶长”。庶长常逼死或废黜不满意的国君,立幼子或者流亡在外的秦公子做国君。所以那时秦国国君少有正室夫人。 自战国秦献公进行政治改革,秦孝公进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君才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频繁进行政治联姻,正室夫人记载增多。 但秦国也不是每一任国君都有正室夫人,大多是有政治联姻需要才会立正室夫人。 有时秦王或秦公子还会多年不立正室夫人,多年后才从后院诸多女人中扶一位最受宠爱,或者继承人生母为正室夫人。 前者如华阳夫人,后者如嬴小政的生母赵姬。 嬴小政梦境中的大嬴政因为继位太早,待他该立正室夫人的时候,又已经没有了政治联姻的需要,后位便一直悬而未立。 不过嬴小政大概猜到了自己这一世的正室夫人是谁。 大概是那一位死得太早,大嬴政记忆早已经十分模糊,华阳夫人的族亲芈姓女。 原本梦境中的大嬴政应该立芈姓女为后,所以出身楚国宗室的昌平君和昌文君,才会鼎力 相助大嬴政平定嫪毐叛乱。 但她生了扶苏之后就缠绵病榻,大嬴政说等她身体好些后再提,结果她没等到立后就死了。 因赵太后之事,大嬴政十分厌恶后宫联合外戚干政。正好要灭六国,没必要与他国联姻,大嬴政就快乐地不再考虑立后的事。 嬴小政在梦境中观看大嬴政记忆时,大嬴政印象深刻的才清晰,大嬴政印象浅的就模糊。所以他对大嬴政的妾室子女都没多少太大印象。 反正之后他还是会广收六国贵女入后宫,以安抚六国旧贵族,后院不会缺少女人。现在他懒得思考这些。 就是不知道给舅父舅母生太多孙儿带,舅父会不会气得骂人。 嬴小政知道自己以后子女众多,不愁继承人。虽然大嬴政好像选不出心仪的继承人,但他有舅父舅母帮着带孩子,完全不担心娶妻生子的事。 比起什么女人孩子,嬴小政现在只想快点把南楚打下来。 他要偷偷去亲征! 舅父说不去就不去吗?他知道舅父说得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舅父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他要照做! 朱襄和嬴小政都以为秦王子楚正在考虑嬴小政的娶妻之事。 秦王子楚确实有考虑给嬴小政娶什么夫人,心中也已经有几位人选。 不过嬴小政娶正室夫人要在冠礼之后进行,所以秦王子楚不急。 至于诸侯公子在婚前一定会有的教导人事和暖床侍女,他以为朱襄和雪姬一定早就给嬴小政安排妥当了,所以就没当回事,也没问。 吴郡的人没资格给太子送人,咸阳城又太远,华阳太后和夏太后都有心无力。于是在子楚和朱襄的“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