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流放边关当县令,你囤货自立朝廷> 第一百零九章 如此看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九章 如此看重(1 / 2)

宁朝咬了咬唇,默默低头,眼底却多了几分不甘的隐色,不再言语。

这时,始终沉默的萧重山忽然朝姬长歌躬身一礼,缓缓开口“陛下,此事臣不敢妄言。不过既然陛下已有决断,微臣相信,自然有万全之策。”

这话说得极为圆润,却无比中肯。

既未表态支持宁朝,也未完全认可姬长歌的做法,只是随口点到为止。

萧重山的话音刚落,御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灯光跳跃,将他与宁朝的神色一一映照。

姬长歌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抹淡淡的欣赏。

这位相父一如既往地深沉,不露锋芒,话里话外却总能在关键时候拨开迷雾。

不过,她依然摇了摇头,声音冷淡而轻缓“宁朝,你终究还是看不清这个人。”

宁朝抬起头,似乎想解释什么,却被姬长歌的目光压了下去。

“孤并非纵容,只是他的信里,没有歪心思。”

姬长歌皱了皱眉,似乎在为宁朝的眼界狭窄感到隐隐失望,“相反,他倒是给了孤很大的启发,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

“你觉得他耍小聪明,但孤却不会这么想。”

说着,姬长歌从身侧一旁的矮几上拿起一卷信纸,将它递向宁朝。

“你自己看看。”她手指修长,微微一弹。

信纸摊开了一半,那轻飘飘的纸张却像一块千斤巨石般,从宁朝的视线中压了过来。

宁朝接下,将信打开,目光粗略扫过信上的内容时,整个人便呆住了。

她以为这是一封解释身份甚至试图辩白的信件,但实际却完全不是这样。

这封信,内容没有一丝一毫借道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

“这……这是治国之策?”

宁朝被震得嘴唇微颤,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定下心神,目光往下再度细看。

这信件将武国目前的弊端描写得淋漓尽致,从土地分配的失衡、商贾利益的吞并。

再到边境边防的漏洞连连,甚至连中央到地方的税收运输问题都详尽得犹如朝堂内部议案。

更可怕的是,信中不仅指出问题,还一一附上了解决之法。

每一条都条理分明,甚至具体到每一步的执行细节。

实施之后的得失利弊、后续可能引发的影响也列得清清楚楚。

完全不像是匆匆而作,反倒像是彻夜剖析后的深重思索。

宁朝手微微发抖,这封信看了大半,她竟然头一次生出一种错觉。

自己简直不如信里的某些见解准确、冷静……甚至大胆。

她抬头,怔然看向姬长歌,语气中透着彻底的茫然“这……陛下,这真的是那人写的?”

姬长歌冷笑了一声,将视线从宁朝身上移开。

看向她的表情中带着一丝不屑“怎么?你觉得他写不出这些?”

“臣女……”宁朝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来。

但她眼里的复杂情绪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她并非怀疑内容的真实性,而是根本无法把那种“看起来靠点小聪明”的人,与这封清晰有力的战略方针划上等号。

“你觉得看人简单,但真真假假看不透,终究还差了些火候。”

姬长歌声音平静,似有所指,看得宁朝更加无地自容。

姬长歌并没有继续看她,而是将目光转向另一侧的萧重山“相父,你也看看。”

萧重山一指都没动,稳稳站在原地,似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他本不是好奇之人,但听到姬长歌的话。

也微微点头,缓缓将信接了过来。

尽管步伐沉稳,但当他展开信纸,目光落在上面时,眸光中依然掠过一抹震撼。

他很快看懂了这封信的意图,眉头也随之缓缓皱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在他内心升腾。

武国的国策早已涉及这些问题,只不过朝堂內那些老狐狸们看似精明。

却总有意无意避开深水之地,不敢彻底触碰这些弊端的关键命脉。

即便萧重山自己,虽然深知其中利害,却也不得不在朝堂平衡权重时有所妥协。

可眼前这封信,不仅无惧触碰这些雷区。

还极为彻底地剥开了癫肤溃肉,将掩藏了多年的问题暴露无遗,更给出了前所未见的解决之策。

如果按照此信所言,哪怕实施一半,武国的根基都会被暂时牢固三分,这对当下女帝的政局稳立简直堪称雪中送炭。

他沉吟许久,目光深邃如渊,低声感叹“若按信中所言,确实可行。”

“此人在当朝之中竟有这样的深刻见识。”

宁朝一听,顿时一愣,脱口而出“萧伯伯,难道您也觉得——这封信有如此重要?”

萧重山没有直接给答复,只是将信缓缓放回到案几上,随后将眸光落在姬长歌身上。

宁朝站在一旁,仍旧盯着那封信,半晌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她心底还有些不服气,可连萧重山都这么说了。

连女帝都如此笃定,她的担忧和质疑,已经无法再说出口。

“若是陛下和萧伯伯都觉得此人值得一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