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第279章 要上春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要上春晚了(1 / 2)

不知道建军那边怎么样了。

季宇宁在心里默默的想着。

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挂念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他知道前世这次开战可是死了不少人的。

还好,最近他知道的消息就是,建军一直是在春城军区的机关。他在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下面的文化处,是一个正连级宣传干事。

建军这一年很听季宇宁的,没有为了提升而下基层,一直就在上面待着。

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老爹在饭桌上又说了一个当天的消息,就是人事方面的变动。

老爹现在的这个位置和地位,让他的消息很灵通。

今天的高层会议上,通过了人事方面的决定,中枢有五六个最关键的职位都发生了变化。

季宇宁心里明白,这很正常,虽然在报纸上没有登出来这个消息,但是这才是关键的。

思想上的变化,其他政策导向上的变化,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这下总算是上下通顺了。

他又听老爹说出,这次的人事决定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一下子免去某某人的两个职务。这让季宇宁听了心里畅快不少。

9月份的《中.国青年》杂志复刊号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就是拜这位某某人所赐。

12月27日,周三。

下午,季宇宁来到广播大楼,他先被马大姐领到了台长的办公室,这是季宇宁头一次见到他们广播电台的台长。

可见今天的歌曲《鼓浪屿之波》的录制,广播电台上上下下都是非常的重视。

在台长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跟领导沟通了一下,主要是听了一耳朵的领导赞许鼓励的话。

之后,就是大家一起直接下楼到地下一层的录音棚。

到录音棚的时候,季宇宁看见人已经很多了。

他看到了金老师,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的王老师等人。

先试唱,季宇宁唱的很投入,这首歌他唱的既浑厚又抒情,他的嗓音高低不挡,他是可以在男高音和男中音之间自由的游走,而且他的音质也很有魅力。

季宇宁能感觉到,他唱这首歌的演唱效果应当比前世的李光曦等人要强。

一遍唱完,在场的人都很满意。

就连金老师这样的声乐专家,都觉得很不错。

正式录音的时候也非常顺利。

这首歌录制完成以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任务完成了。

录完节目,马大姐说:

“小季啊,还有一个事儿,就是马上明年的春节,就是下个月,咱们广电下面的中央电视台要单独承办迎新春文艺晚会。

这是咱们中央电视台第1次承办除夕的迎新春文艺晚会。

之前,咱们电视台都仅仅是负责转播在每年在大会堂举办的内部联欢晚会。

前天,这次负责执导晚会的两位导演邓导和杨导跟我说了,嗯,他们也想请你在这个晚会上演出,就是演唱这首歌。”

这时候每年除夕办的晚会,还不叫春节联欢晚会,叫迎新春文艺晚会。

季宇宁当然是不会拒绝这种邀请的,但是他心里知道,明年春节的这次春晚在后世几乎是不见经传的。

他穿越的时候,还是在网上搜了半天,才搜到1979年这届春晚的只言片语。

这个时候,全国电视机的拥有量仅为485万台,基本均为黑白电视机,1978年生产的51万台电视中,彩电只有3800台,媒介技术和媒介载体还没有发展完全、观众们没有普遍参与的情况下,春晚这种节目的影响力只能发生在部分小众圈层中。

可以说,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第1次春节联欢晚会,也就是1979年的这一次春晚,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其后,华夏在1978年引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于1982年竣工、投产,标志着华夏的电视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八十年代后期的“彩电热”空前火爆,国内的电视机拥有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1982年,华夏国内的电视机拥有量达到2761万台。

所以在1983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首届春晚,除了这一届春晚是第1次采取直播的形式,另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国内的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中央电视台现在就在广播大楼院里,他们是在广播大楼的西侧。

前世他们会在10年以后,搬到复兴路的那个彩电中心。当然季宇宁穿越的时候,他们那个光华路办公区的造型则更是奇特。

马大姐领着季宇宁找到了负责这次春晚的邓导和杨导。

这两位导演都是女同志,见到季宇宁很是热情。

“季宇宁同志,咱们这次春晚准备改一种方式,不像以前那种内部联欢会。

嗯,我们准备搞成茶座式的,有交谊舞,节目呢,以轻松欢快为主。

除了传统的唱歌,相声等,还会有一些比较洋气的,比如天鹅湖里面的斗牛舞。

你是我们这次邀请的嘉宾。嗯,你这个节目呢,准备放在压轴。”

邓导主动向季宇宁介绍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