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第269章 这个C语言你看得懂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这个C语言你看得懂吗?(1 / 2)

“季宇宁同学,你在咱们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说的那一句,鹤唳蛇行域外传,现在已经传的好多人都知道了。

听说社科院的钱先生也知道了,他说你其志可嘉,孺子可教。

钱先生当年是我的老师。

他可是很少夸别人的。”

杨老师笑眯眯的说。

今天杨老师给他们几个研究生讲的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研究也是杨老师的主要学问之一。

杨老师讲课很轻松,有的时候会说一些别的事儿,甚至有时会讲一些学校里的笑话。

在季宇宁上研究生之前的那几个月的本科学习中,他基本上没有跟杨老师接触过。

因为杨老师和李赋宁老师不一样,杨老师是不给本科生上课的,而且平时杨老师都比较严肃。平常就算是见到了,也感觉他有些不苟言笑。

但实际上这段时间熟悉了以后,季宇宁才发现杨老师对学生是很好的。和学生说话总是笑眯眯的。

在整个西语系英语专业里,他和李老师是最主要的老师,李老师称呼他为杨师兄。

李赋宁老师是为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开课,同时他也为研究生上课。

他为西语系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过以下课程:1.英国文学史;2.英国文学选读;3.英语史;4.莎士比亚;5.拉丁文。

另外据说李老师也可以为法语专业和德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课。

他为研究生开的课程,跟杨老师很多都是重合的,杨老师更专注于英国文学史和欧洲文学史。

他们这一届研究生,英国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就是杨老师和李老师两个人。

课讲的差不多了,杨老师拿出烟来,他烟瘾不小,问了一下唯一的女士韩师姐有没有问题,他就开始抽烟。

杨老师抽烟的姿势非常的优雅,无论是手势还是身姿,都让人感觉很舒服。不过他抽烟很凶。

季宇宁这时有些觉得,杨老师之所以进行这种家庭沙龙式的讲课,就是因为好方便他抽烟。

他听说他们系里的朱光潜老爷子抽烟也很凶,而且老爷子抽烟是用烟斗,平常是用几个烟斗抽烟,他在家里各个地方都放一个烟斗,想抽就直接拿起来抽。

季宇宁家没人抽烟,朱琳的父母也不抽烟,她外公外婆就更不抽烟了。

季宇宁前世家里人也不抽烟,所以他这两辈子都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会天天想着抽烟呢。

杨老师抽了两支烟,季宇宁等人就起身告辞。

“哎呀,这个杀龙的诗,我每次看都脑袋大。

季宇宁啊,你怎么能背得下来这首诗啊。”

在从杨老师家回来的路上,韩师姐说道。

她说的杀龙的诗,实际上就是季宇宁年初的时候,背的那首英国古英语时期的史诗《贝奥武甫》。那首诗里讲的内容就是杀龙的内容。

韩师姐是沪上人,一口的沪上方言。

这首古英语的长诗,她这些天每次看都头疼,但是李老师让她必须要学。

倒是一旁的40岁的胡师兄这段时间感觉用功尤勤,他现在对于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倒是颇有心得。

他60年代初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在大学里教外语。

这位胡师兄是皖省庐江人。

前世他和那位韩师姐研究生毕业以后都留在京城大学西语系当老师了。

后来好像是到了季宇宁穿越的时候,京城大学所有的外语专业合并成立京城大学外语学院,这位胡师兄就是第一任院长。

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中,季宇宁跟这两位师兄师姐,还有那位张老哥,打交道比较多,更熟悉一些,关系也比较不错。

刚刚在杨老师家,季宇宁不仅会说杨老师的苏城话,还会说这位韩师姐的沪上方言以及胡师兄的淮上方言。另外他还会说那位张老哥的川省话。

而且他还把那个韩师姐说的那首杀龙的诗背诵了一部分。

他的学习进度,让杨老师还有其他几位师兄师姐都吃惊不已,这也难怪,他这几个月来,都是被李老师吃小灶,也就是李老师知道他的学习速度和进度。

9月份的时候,京城大学正式成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这个系主要由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和微电子学等三个专业组成。

而这三个专业又分别为京城大学原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建立于1955年)、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建立于1959年)和物理学系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建立于1956年)发展而来。

1978年之前,这三个专业是设在京城大学电子仪器厂。

从10月初,季宇宁来学校报到后,他就注意到了计算机系的相关情况。

前世他就是计算机的爱好者,他在大学时候的计算机专业课的成绩就全是优,此后在工作中,他也有相关的应用程序编程实践。

所以季宇宁对于这个时候内地的计算机语言是非常关注的。

10月中旬开始,他就经常去图书馆3层的理工科阅览室以及4楼的海外期刊阅览室,看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资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