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82.第182章 论文寄到,特邀蒋风教授审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2.第182章 论文寄到,特邀蒋风教授审稿。(2 / 3)

翻开论文,严主任继续往下看去,发现这居然是一种对儿童文学划分的全新方式,创造性的将所有题材划分为了三个元题材。

“惊艳的论题,不过还得看具体阐述。”

他惊叹一声,收拢全部心思沉入到论文当中,他要看看这个程开颜同志,文章写得到底怎么样!

“哗哗”

办公室里安静的只有翻动纸张的声音,除了严主任之外,其他的几个编辑也默默埋头看着论文。

上午的阳光从对面的墙上斑驳脱落的墙皮上悄然偏移,金色的光栅栏也随着缓缓变动形状。

“老严!吃午饭去。”

同办公室一个中年男人手腕翻转,看了眼手表的发现已经十一点四十了,连忙起身,冲严主任喊了句。

“啊?”

严主任头也不抬的应了声,“你先去吧,我把这篇论文看完了再说。”

“什么论文啊,看的这么入神。”

中年男人收拾着公文包,见他一幅看入神的模样,好奇的问。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相关的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这个领域都有人写?还怪稀有的,写的怎么样?”

“就我看来,这篇论文大胆且极为创造性的提出了新论题:

儿童文学三大母题,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并打破了传统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分类方式,创新性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三种类型。

论文整体划分为中西方两个板块,从五四运动中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稻草人开始研究。

论据、论点的阐述逻辑链也非常规整完善,看不出什么漏洞,这是许多知名教授都做不到的事情,看得出来作者基本功十分扎实。

难怪蒋婷教授做他的通讯作者!”

严主任有些兴奋的解释道,虽然他不是儿童文学领域的学者,但都是归类于文学大类,还是能看懂一些的。

“蒋婷教授是通讯作者,那这篇论文真有点意思。”中年男人挑了挑眉,惊讶道。

这位蒋婷教授还在儿童文学领域有见解?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何止是有点意思,我感觉这篇论文潜力不小。”

严主任摇摇头,“待会儿找找老季问问,他经常在外交流,应该有认识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

“这么厉害?北师大哪个老师写的?”

听到严主任对这篇论文的推崇,他顿时来了兴趣。

毕竟他在北师大有不少朋友,同学,说不定就是自己认识的人!

“程开颜!”

严主任转过身来,不动声色的说道。

“你说的该不会是北师大的那个大才子程开颜吧?”

男人张开嘴,愣了半分钟,这才满脸惊愕的问。

“就是他!”

严主任点点头,有些好笑的说。

“天啊!这个程开颜还真不可小觑!”

男人感慨道,心中默默消化着这个消息

……

中午吃完饭,严主任在办公室找到季镇淮教授。

“他?就是那个写芳草的年轻人?”

季教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芳草这部小说他看了许多遍,虽然略显稚嫩,但文风十分惊艳,带着年轻人的热血与活力。

这个小同志还搞起了学术研究?

还真是令人惊讶。

“是啊就是他,这篇论文涉及到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老季你有没有认识的相关方面的学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国内实在太稀少。”

严主任沉声问道,正因为他不是儿童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他对这篇论文的评价就做不到专业且全面,需要更加专业学者来审稿。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嘶,让我想想。”

季镇淮教授也有些头疼,这个领域国内研究者太少了。

另外他自己是研究文学史的,跟儿童文学不搭界啊!

他抓着所剩不多的头发,思索道:“我去年在浙江交流的时候,好像遇到一个杭州大学的教授,好像就是搞儿童文学研究的,叫蒋什么来着……蒋风!对,就是叫蒋风!”

“那我立刻写信邀请蒋教授到bj来审稿!”

严主任拍板决定下来。

……

在1956年的夏天,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著名的西子湖畔诞生。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第一所没有任何学校做教学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

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先辈们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学校筹建工作,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后来搬迁到金华,经过多次改名,最终才成就现在的浙江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学院,林荫遍地。

三四个女生坐在亭子里,吹着风看着书,好不惬意。

她们是金华一中的高考生,现在临近高考,又是假期,她们到这边来提前看看学校。

一个女生默默打量着四周,目视的不远处,正是学校的操场。

场地简陋,且午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