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时间将会见证这一切。
芳草杂志社主编杨书案、人民文学的张光年的这两篇评论,已经说的很清晰了。
许多读者与年轻的作家们也都注意到这一点,注意到这就是一个新的题材,新的角度,新的方向,而且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写。
……
“铁生!铁生!”
北京城雍和宫大街26号。
不大不小的屋里,一个男人在轮椅上坐着看书,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皮肤微黑,身材削瘦,但穿着大衣的上肢轮廓很清晰明显,应该是常年推行轮椅锻炼出来的。
他手中捧着一本芳草,一边拿着钢笔在本子书写着心得体会。
“噼啪”
身前的柴火炉子烧的正旺,里面的木头时而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橙红的火光清晰可见,给男人萎缩的腿部供给着救命的暖意。
“铁生!你看我给你买了书,有人民文学,有文艺报这些报纸……”
门外传来石父喘着大气的声音,没一会儿功夫,石父抱着几本书还有一些报纸撞开门,跑进屋里来。
还有一张,待会儿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