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显然是比象蚁村要大上许多,一进县城驿站路口就能感觉到。
据李工说,驿站这条街是县城最偏僻的地方,可柳倾雪入眼的商铺也是一家紧挨着另一家。
“姑娘,咱们先从附近的钱庄开始找吧。”李工问柳倾雪道。柳倾雪点点头,坐在车上跟着李工开始满县城逛起来。
还好有自家的车,柳倾雪目测了一下,如果要步行的话,走遍县城恐怕要三天三夜。
一上午过去了,两人已经把知道的钱庄打听了大半,这会儿正停在惠人钱庄门口,柳倾雪下了车,李工问道:“姑娘,用不用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柳倾雪有心事,并没有什么食欲,但她担心李工一直驾车恐怕很消耗体力,于是说道:“好的,正好肚子有点饿了,咱们先吃饭再说。”
两人看了一会儿才发现,这惠人钱庄正在县城主街道上,附近居然没有什么小食肆,最小都是三层以上的酒楼、茶馆,那招牌大得一看就觉得价格不会便宜,李工本想继续驾车往远处找找,柳倾雪却指着一间面馆说道:“就这间吧,咱们两个一人一碗面,也贵不到哪里去!”
于是他二人便直接进到面馆里面,人不算多,李工跟店小二说只有两个人,店小哥将他们领到一张小桌子上,柳倾雪听了介绍,又问了李工,点了两碗招牌肉丝面和一盘小菜。
片刻,面上来了,柳倾雪给李工点的是最大碗加量的,她自己则要了一个小碗。李工的那碗不愧是超大加量,面高出汤面不少,李工指着柳倾雪那碗小小的稀薄汤面说道:“姑娘,还是匀给你一些吧,这点儿哪里够吃。”柳倾雪笑道:“就是吃不下那么多才点的小碗,要是不够我会再要,咱们开动吧。”
李工果真是饿了,大口吃起面来,柳倾雪吃了一口,觉得味道很普通,但观察了一下店里的客人,大多还都吃得很香。她看着自己和李工碗里的面,又瞟了几眼不断路过的店小二手里端给其他客人的面,,比对下来看,似乎像是一样汤底,不过是面条的形状有粗有细,还有的加了辣子,有的没加。
柳倾雪一边吃,一边暗暗算了一下这间店里的客流量,不算二大桌和三楼包间,单一楼的桌子就有近三十张,最多的时候估计能坐下一百来个人。再看店里的小伙计数量,柳倾雪觉得这县城的店果然是人流量很大。
从前看穿越小说,很多做美食的,也不知道她如果以后有机会开家美食店会不会赚多一点钱,但看味道的话,肯定是比这间主街上的店要高出一截。
柳倾雪以前没入工厂也勤工俭学做过小时工的,那个时候她假期曾经在火锅店等打过工,帮着店长调配火锅底料,店长以前还做过面店,曾经跟她说过麻辣烫、米线、特色小面、火锅烧烤等各种锅底汤料其实大同小异,柳倾雪觉得,要是让她试一下,说不定也能调配出一些好吃的汤面底料。
两人吃完了面,柳倾雪问李工味道怎么样,李工表示很好,还说他结账的时候听说这间店的汤面是县城最好吃的几家之一。
柳倾雪略感无语,这种味道的面也能算是顶尖之一吗?但好像的确比平时婶婆、张妈做得更好吃一些。
这么一想,有些想法就有些兜不住了。柳倾雪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想办法先找工程款吧。
两人走进惠人钱庄,立刻有钱庄的小伙计迎了上来,问是想存钱还是取钱?
李工像之前在其他钱庄说的那样,再次说道:“我们是想找钱,就是亲人去世,银票我们也没有了那种,想看看在贵钱庄是不是有户头。”
小伙计上下打量她和李工的衣着,眼里轻视的情绪一闪而过。
“就是说想看看过世亲人有没有你们不知道的钱是吗?”
“是的。”李工客气地答应道。
小伙计道:“把你们亲人的名字、身份、住址等一些必要信息告诉我,我给你们查一下账薄,可能需要点时间,你们去另一间等会儿吧,那边有椅子可以坐。”
李工报上“柳庆云、石匠、象蚁村新村柳宅、柳家石匠铺子”等,便和柳倾雪往钱庄待客厅的一间耳房里头走去。
和其他钱庄“立刻就给查账薄,查完没有让你走人”不同的是,惠人钱庄的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小伙计并不能马上给查,还得报到账房给他们排队,柳倾雪和李工走近耳房,能看见屋里坐了满满一屋子的人,知道这得等很长时间了。
“不用着急,咱们查完这家直接就回去,明天还可以来,反正到大集之前还有好几天,大集当天不忙的时候也能抽时间找找其他钱庄。”
柳倾雪见李工看着有点着急,便安慰道。
有小伙计正从耳房走出来,路过柳倾雪身边的时候低声嘟囔了一句,“怎么有这么多做梦都想着自己还有记不住的钱的穷鬼呢!”
柳倾雪和李工对视一眼,都有些无语,看见屋里正好刚坐下一对儿老夫妇,估计是这个小伙计把这两位老者引过来的。
惠人钱庄又大又气派,想来能在这里存钱开户头的富户很多,钱庄里干活儿的小伙计们也算是对钱“见多识广”了,都愿意接触有钱的富户,说不定能提点好处抽成,遇到普通百姓就有些看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