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6章(2 / 4)

其实企鹅的最有威胁的是它这个巨大用户平台。

如果说看见市面上一款成功的游戏,直接找一个团队进行复制,然后再利用自身优势去推广,是不是就能无往不利了呢?

答案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抄也是一门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行为,不是说你看几眼、玩一玩就会了。

几乎每个大热的作品都被抄袭过,但是能超过原版的寥寥无几。

跟风复制的基本上都是想蹭个热度,赚一笔快钱,从没人想过能爆火这种事,因为这比买彩票中头奖还不现实。

很多项目都是在抄袭的过程中就直接死掉了,剩下的能到上线测试的都是属于少数。

毕竟研发过程中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实力的,能攒出一个技术实力强,团队协作默契的团队很难。

别人的游戏机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复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技术根本达不到那个水平,强行上只能导致各种崩溃的bug,导致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功能。

当舍弃部分功能时候,整个项目就朝着四不像的方向发展而去,到最后做出一坨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游戏。

即使有了这么一个团队,还要看制作人的水准如何。

制作人的水准良莠不齐,和影视圈的导演一样,强的是真强,水是真的水。

众所周知,一个行业内能力强的都是属于拔尖的少数,大多数都属于平庸的。

在制作人这个职位上也不例外,能力强,素质高的制作人也是不多见的,大多数甚至不能说是平庸。

用傻这个词来形容更合适。

充足的研发资金、懂行不会干涉的老板,能力强的制作人和执行力强的研发团队,经验丰富的运营发行团队,再加上一部分运气,这些因素凑在一起才能铸造一个成功的游戏。

通常情况下,遇见都是紧张的资金,啥也不懂胡乱干涉的老板,脑子一团浆糊的制作人和各种奇葩的员工。

所以一个项目在研发阶段就被砍掉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从立项到测试能筛选掉七成的项目。

就算能熬过测试,没有重大bug,数据勉强还可以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公测收费,接下来就是看市场的检验了。

有的游戏制作精良,团队用心,但就是不火,这就纯属运气的问题了。

当然,这种都是极少数例子。

大家经常能看见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垃圾作品,无论从哪看都是垃圾的作品,还是看起来包装精美的但实际上还是垃圾的作品。

国内的网游大多数都是数值游戏,而数值体系可以说是其中的灵魂。

复制游戏玩法、美术风格什么的表象都还算简单的,想复制数值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复制网游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做一定的修改是必然的,整体数值系统都会做相应的修改。

就算能拿到致敬对象的数值表格,这套东西也没多大的用,甚至可能作用是负的。

而且不同的运营会选择不同的商业化模式,他们的要求也不同,也会逼着研发团队对数值系统进行修改,来适应运营平台的节奏。

这就十分考验数值策划和制作人的设计能力了。

所以,抄袭并不是万能的,很可能会把自己坑死。会议结束之后,林海潇、丁强、纪学伟一起来到史育柱办公室,他们是来集体劝谏的。

刚一进门,就看见老板正坐在电脑前,双手疯狂的拿着键盘和鼠标操作,玩的非常投入。

三个人面面相觑,站在原地谁也不敢先开口。

不过史育柱很快就注意到他们,“你们来的正好,你们看看这个东西啊。”

三人走到电脑旁边,顺着史育柱手指看向屏幕。

“看见了没强化保护符,这个是防止强化时候武器碎裂的,还有这个保底符,是增加成功几率的。”史育柱指着两个道具,“战国新出的两种道具,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校园网的运营对玩家反馈反应很快,玩家对武器强化过程中碎掉很不满,他们马上就推出了改进方案。”

“这个方案不是简单的不让武器碎掉,而是出了一个保护道具,又来赚你一笔钱。”

“这个思路我们要好好学习啊,一切都以为收费道具来设计。”

三个人听的头皮发麻,心中暗自吐槽校园网是真黑啊。

史育柱摸了摸下巴,“不过我总觉得他们这个强化概率好像有问题啊,为什么50%的强化成功率都会失败呢?都连续四五次了。”

“老纪,你是搞数值的,你来说说看?”

纪学伟想了想,回答道:“这应该是一个伪随机的概率,显示50%强化成功率并不是说你有50%的机会一定成功。”

史育柱皱起眉头,“你是说他这个强化概率说明是有问题的对吧,其实强化概率并没有那么高?”

“应该是。”纪学伟有些不确定。

史育柱也不纠结这个,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笔记本,“我在这里详细记录了武器从强化1到+10的消耗,好像从第三把武器开始消耗就变大了,这是什么原因?”

纪学伟有点懵,“是吗?您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