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129章 【搞可控核聚变的都来问询调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搞可控核聚变的都来问询调研】(1 / 2)

第129章 搞可控核聚变的都来问询调研】

到了晚上七点档,国内最高规格的新闻联播也报道了室温超导突破的消息,而且用了足足两分钟的时间来报道。

不夸张的说,能在这档新闻几秒钟的人就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萧宇以接受采访的形式在这档新闻里露面,这是白天秧媒记者采访他的画面,提及了一些室温超导相关的事宜,不过并没有什么实质信息。

尤其是对于如何实现室温超导材料合成,就算萧宇想在采访里透露一些技术细节,国家也不会放出来,以防有技术泄密的风险。

如果说石墨烯材料是“21世纪新材料之王”,那么室温超导材料堪称是材料学界的“圣杯”,这一材料是真正足以影响一国之国运的存在,技术保密等级比之石墨烯量产技术只高不低。

一小时后,灵镜科技发布停牌公告。

经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1日周二开市起停牌,自披露合成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村里头也是光速给批准通过,因为也怕明天灵镜科技剧烈波动,现在公司主动申请进小黑屋,当然是光速给批准了。

今天进来的短线资金本来打算明天开盘冲高就走,没想到会被关里面三个月才能走,很是郁闷。

不过对于长线价值投资者而言,倒也无所谓,尤其是奔着长期持有准备吃分红的投资者,只要公司稳定分红,停牌多久都不影响他们吃分红。

萧宇把灵镜科技这边的事情布置完毕,短期内应该不需要过多关注,公司的日常运营有徐常明管理着的。

接下来的日子,萧宇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航临飞公司这边做好布局。

室温超导材料的问世,目前萧宇只对外给出500多吨的产能,此前跟赵贺阳等人沟通并确认了这一材料的初步分配和优先用在哪个领域。

基于当前产能不多,且价格极其昂贵的情况下,对这种材料的分配也就要精打细算了。

目前已确认的是三个方向。

首先是军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国防战略安全的优先级,这一点无需多言。

分配到军用领域的室温超导材料,中航临飞公司会自留一半的配额去搞全电驱动型飞机,剩下的则是给其它国防军工企业供货,对室温超导材料有需求的军工企业,来中航临飞公司采购即可,公司拿到相关部门批准即可为其供货。

其次是微电子领域,包括需要用到的超导材料,用量不是很多但提振很大的细分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升级产品大概率也会优先给军方或一些特殊的国家机构单位使用,短期内民用肯定是拿不到货的。

最后是可控核聚变领域,室温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材料,进一步说这也是关乎能源革命的关键材料,挤也要挤出一部分来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

……

就在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日,国内的的几个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主要科研单位机构就派人飞抵临州,到中航临飞公司调研。

他们在得知室温超导材料突破的消息,一开始是怀疑,但确认之后立时大为振奋。可控核聚变技术之所以这么难,被调侃为“永远的五十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应堆在运行时,其内部温度可以达到上亿摄氏度的高温,而现有已知的材料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超高温,也就只能用电能产生的磁场来进行约束。

可问题在于,电能产生磁场的时候,因为电阻的存在,使得绝大部分能量通过热量损耗掉。

如今国内采用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始终无法解决投入的能量大于产出的能量这一痛点,无法实现能量的净输出,也就不具备实用性。

投入10度电结果产出只有1度电,净亏9度电,这显然不行。

由此可见,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瓶颈之一就是电阻,而降低电阻最有效的办法,毫无疑问就是超导。

要实现超导现在普遍只能靠超低温环境,现在中航临飞公司搞出了室温超导材料,那就意味着不需要整那些额外的冷却设备来制造超低温环境,进一步说,材料界的重大突破让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

下午,萧宇来到中航临飞公司不久,公司现任ceo陈在青得知他过来了,便来到了萧宇的办公室里。

“今天上午,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物理研究院、中科大技术学院等六七家科研单位都跑来问询调研室温超导材料。”陈在青向萧宇汇报了这个事情。

他所提及的这些科研单位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项目研究,国内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机构非常多,已经有十几家,其中不乏一些私营机构在内。

陈在青看向萧宇补充说:“这些单位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够给提供室温超导材料,我接待他们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们很振奋也无比迫切能拿到货。”

闻言,萧宇旋即说:“材料我们是搞出来了,但给谁供货我们说了也不算,让他们自个儿去找自己的主管单位并向上级申请,我们这里只认上级的盖章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