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金枝宠(双重生)> 3. 第三章 募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 第三章 募捐(1 / 3)

霍明阮没有想到梁王竟会主动提让她一同去。

也朝民风虽比前朝开放,女子可外出上专门的女子学堂,经商的也不少,但到底是官家女子,出去抛头露面的少。

许阜也没想到,在霍明阮回府去换衣裳的当头,他瞥着那帷帽少年,悄悄扯了梁王,委婉表达了不赞同之意:“王爷,毕竟办这些事的都是男人,小女和他们出去恐怕不太妥。”

梁王却道:“我知道许弟的意思,但阮阮今年已经十五,说不定年末,京城就要派人过来。京城不比青州,阮阮身份又不一般,到了那里哪有现在这般自在。阮阮既喜欢青州,又是最后一年,让她出去转转,见见世面,开心开心也好。”

“而且,若是霍兄还在世,应该也希望阮阮有机会多在外面历练。”

“至于安全,许弟若是怕,多派几个人跟着阮阮便可。”

许阜没想到梁王是这番用心,他作为一个父亲却没考虑到这层:“王爷这话,实在让下官汗颜,下官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

霍明阮一行人出行,除了谢永寿的那个少年手下姜朔,还有录事张参军和和他们一起。谢永寿是隔壁州的县令,不便在此处久留,因而很快便告辞。

出行不宜大张旗鼓,霍明阮作少年装扮,和司仓陈参军以及姜朔三人同坐了一辆马车。

姜朔虽无官职,但因为有梁王发话在前,两位参军在做事时,也主要参考他的意见。在姜朔提议下,他们没去名单上青州最有钱的富商陈苏同府上,而是先去了青州的云乐书院。

姜朔让书院里的子弟写了文章与诗词去描述饥荒的惨状,赞颂名单上的诸位,而后才开始去拜访州内的布商陈诉。

“陈诉也不算有钱,为何不从陈苏同,要从他开始?”霍明阮有些不解。

姜朔顿了顿,见霍明阮将目光落到他身上,他微微直了脊背,说:“他不是最有钱,但他却是这些人当中最乐善好施之人。有了好的开始,才更容易带动其他人效仿。”

他嗓音沙哑,但语气却很温和。

霍明阮:“那万一即便他捐了,其他人也不捐,那该怎么办?”

姜朔说:“若其他人不愿,那,只能回去求助王大人和王爷。看在刺史大人和王爷的面上,这些富豪们怎么也得表示一番。”

霍明阮不由再看他一眼,隔着灰白色的帷帽,依稀能看出他五官轮廓,看起来不丑,似乎还挺好看。

陈参军不由问道:“小兄弟,你不是青州人,为何对青州这些人的情况也知道的这么清楚?”

姜朔说:“在下先前随娘亲在青州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才搬去的桓州,所以略知一二。”

陈参军点点头:“原来如此。看你这年纪也不大,难不成打算一直待在东宣县?可曾参加过乡试?”

姜朔:“尚未。今年有机会会去试一试。”

陈参军:“哦,既然能参加乡试,那是院试已过?果然是少年有为啊。”

姜朔:“侥幸过而已,大人谬赞了。”

这少年的声音虽然因为风寒有些低哑,霍明阮却觉得他言谈举止不像普通人,想必家教也好,看的书也多。

前世她虽在京城生活了三年,但是活动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处宅院、宫殿,因而不由竖了耳朵听他们说话。

等到了陈诉的府上,陈诉看了那些描述和诗文,大受感动,竟捐了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对于富豪不算太多,但对于寻常百姓,一辈子也就花这么点钱,不是个小数目。

霍明阮站在一旁,看着白花花的银两被搬进马车,喜悦之情盈满全身,比自己得了那些钱还高兴:“没想到这个陈诉这么大方,看来你的方法有用。”

少年脸在帷帽之下,看不清神情,但霍明阮却见他似乎直勾勾望向自己。

她收了脸上的欣喜,恢复了矜持的模样。

一鼓作气,霍明阮眼里亮澄澄:“下一趟我们去哪家?”

姜朔却道:“小姐.....天色已晚,今日要先回去了。”

霍明阮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确实应该回去了。

司仓陈参军和录事张参军先回了府衙,姜朔则送霍明阮回了许府。

姜朔将她送到门口,霍明阮走了两步,想起什么,回头见他立在马车前还没走,她说:“你既然知道这么多,一定看过不少书吧?能不能推荐我一些?”

姜朔顿了顿:“小姐想看书?”

霍明阮点头,“最好是简单易懂的书籍。”

他透过帷幕看她,似有一点出神,“为何?”

“嗯?”霍明阮疑惑地嗯了声,“为什么想看书?当然是因为想多学些知识。”

姜朔说:“是在下唐突了。我的意思,小姐想看哪方面的书?寻常的四书五经,小姐在沁堂里应该学过。”

霍明阮:“是学了......”想起什么,“你如何知道我在沁堂上学?”

姜朔微顿:“青州官家女子都在沁堂上学,稍作打听便知。”

霍明阮哦了一声,又想,打听?他为何要打听她的事?转念又想到,说不定打听的不是她,而是其他女子。

她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