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确实稀奇。
何况被收养的景赢,还生得那般模样,又正是做小宠最适宜的时候。
美貌本天赐,落在手无寸铁的人手中,却是灾难。
大燕权贵奢靡,中有好男风者喜养小宠,这些小宠要么是倡优贱籍出身,要么是贫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出卖给掮客,由掮客为其拉拢找寻买家。
诸如此类猜测都曾被景赢听入耳。
景赢也曾犹疑不定,最后还是庆幸自己幸运,他改换了姓名,入了景家族谱。
好事之人这才确定景赢的确是正经的养子,毕竟名姓和家谱在大燕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却有人疑惑:为什么是他,他凭什么?他哪里值得被知府收养?
景赢从来都生活在人们揣测和不怀好意的目光中,他也已经习惯了,听到这句疑问,
景赢也不回应,只是更加积极地埋首到书籍经卷之中,经常是书院和景家两点一线地跑。
临到考学关头,更是彻夜通宵得复习,入迷到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常常要景策唤人催促好几次,就算来了也只是草草几口下肚,便又埋头在学业中了。
景赢十岁中童生,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外人颂为天才,但是步步走来,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耗费了多少心血。
所以当他中举却吊车尾时,景赢崩溃了。
崩溃的景赢漫无目的地转悠到了襄州一处香火鼎盛的寺庙,庙中供奉了诸多佛祖,还有许多达官显贵在这里为亲故供奉长生牌位。
在这香火缭绕中,景赢瞧见了景圆的长生牌位,上面还写着寄托之语:愿吾儿无忧无疾,知足常乐。
景赢静静立在那里,他认得出,那是景策的字,那是景策对景圆的期望,无忧无疾,知足常乐,呵,不是功成名就,大富大贵。
景赢恍惚间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景圆自然可以乐得做一个一事无成的纨绔,闹各种各样的笑话,
因为景策不在意,他从没有指望景圆像他自己一样取得功业。
可是偌大的景家总需要人支撑,总要有人为景圆抬起那项梁,那人就是自己。
景赢笑得忧伤。
他的确不用担心自己被景策轻易的丢弃,因为他对景策来说始终是有用的。
景赢没有瞧见自己的长生牌,掩盖住心中的失落,乘着昏黄的日落余晖慢慢走回了景家。
景策差了不少人找他,乍然见到景赢回来,也没多问什么,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大桌子菜叫了上来,庆祝景赢中举。
景赢面上笑得温和,心中空荡荡。
景赢没离开多久,景圆就被一伙衙差带去了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