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第177章 谁让我不花钱,我跟谁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谁让我不花钱,我跟谁急(1 / 4)

“你要捐学校?”

刘爱军还在他眼前晃了晃手,嘟囔道:“这也没喝酒啊。”

钱度无语道:“您看我像那种醉酒后胡咧咧的人?”

捐学校是钱度左想右想才想出来的花钱办法,做人做事不能老往赚钱上想。

就像他这名字,当初不就是钱老爷子提醒他,赚钱要有个度,才起名钱度的。

钱永远也赚不完,除了赚钱供个人享受外,钱度觉着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也挺不错。

刘爱军家住筒子楼,儿子也已经结婚出去单过了,女儿也嫁了出去。

下班回家,家里就老两口生活,刘爱军的爱人方代英给他们炸了盘花生米,炸带鱼,一盘大葱炒鸡蛋和一盘青椒肉丝。

刘爱军拿捏不准钱度的路数,只能先招呼上饭桌,边吃边聊。

“我家这伙食就这条件,你小子可别挑。”

钱度‘嘿嘿’道:“那不能,这伙食还差啊,比我吃的好多了。”

“少来,就你那川菜酒楼我又不是没去过,这几盘菜连菜单都上不去吧、”

刘爱军说着,拿出一瓶全新未拆封的红星二锅头,边倒边问道:“你小子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捐学校来了,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呃”

钱度一噎,属蛔虫的啊,这也能看出来?

方代英在一旁笑道:“小度啊,听说前阵子你爷爷大儿子一家回来了?”

钱度点头应道:“本来是想着赶在年关前,回来跟老爷子一起过个年的,可惜老人已经不在了,这不待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又走了。”

“那,没跟你说什么?”

“倒是问过我要不要去国外看看,算是承认我这么号亲人了吧,不过出国是不可能出国的,国外哪有国内好,出不了一点。”

方代英看了一眼老伴,碎叨道:“其实出去看一看,长长见识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小度,你是北大经济系的大学生,国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出了国好家伙一看外面多好多好,就不愿意回来了...”

钱度干笑了声,稍微有点尴尬。

方代英说的不是别的学校,单就京城而言,这年头公派出国本来是出去深造的,可最后选择不回国的,人数最多的学校其实就是北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国外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白领们衣装革领,高喊自由的环境,的确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

一边是牛奶面包,一边是大碴子粥配窝窝头,其实选择起来相当简单。

回不回来是个人的事,可很多人忘了当初读大学时的初衷和梦想,或者他们的初衷本来就是单纯的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他们忘了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培养一名高端知识人才需要消耗多少资源。

公派出国,学有所成回国报效国家,结果谁成想一去不复返了。

刘爱军咳嗽了一下,接茬道:“出不出国还得看自己的选择,就凭你小子每年给街道里的贫困户送煤送衣服,就不是一去不复返的那号人。”

几百斤的煤炭,每人每年一套棉衣,两袋水果。

钱度不知道的是,家里有老人的,年年这么收,竟然还想着给他弄个牌位供起来。

这会儿的贫困户可不是一张纸盖个章就是贫困户了,说贫那是真贫,就钱度捐的这些,对他们来说绝对解了燃眉之急。

钱度嗦着带鱼,腼腆的笑道:“咱现在改开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相信不出三十年,肯定会赶超国外那些发达国家。谁出去是谁以后没那福气。”

“你啊,”刘爱军拿着筷子指了指他,笑道:“希望跟你说的一样吧,三十年,嗯...我们老两口还能等到那一天。”

“您和方婶这身子骨瞅着比我还好,以后享福过好日子的时间多着呢。”

钱度这嘴甜的跟个沾了蜂蜜的筛子似的,兜也兜不住。

家长里短一顿唠,这顿饭吃的相当开心,完事儿才继续接上捐学校的话题。

钱度本意上是想在京城或者城郊捐的,可刘爱军觉着不妥。

“你愿意掏钱建学校当然是好事儿,可好钢就要用

在刀刃上,咱大首都缺那一所学校?”

钱度挠了挠头,都不用细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他光想着花钱做好事了,可没考虑到这茬。

“刘叔,那您的意思是?”

“去周边省份的贫困县,那里才是真正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你的一所学校,能造福不知道多少后代子孙,教育对国家来说能培养人才,可对个人而言,读书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事儿,功在千秋!”

钱度连忙摆手:“您这说的也太夸张了,功在千秋当不得,刘叔,说实在的,我就是钱赚的有点太多了,刚开始还好,可现在总想着不能只顾自己吃喝享乐吧,所以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没想那多么多么伟大的事儿。”

刘爱军笑看着他:“难得你小子赚了钱,还这么实诚,我家老爷子之前看报纸,还打听过你呢。”

“不能吧?”钱度有些受宠若惊。

“你高考那阵,还有之前的服装厂现在的服装公司,隔三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