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第三百零三章 沈飞要被报复了?(1,求自动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章 沈飞要被报复了?(1,求自动订阅)(2 / 3)

“怎么了?”

沈飞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们在调查烟草专卖局存在的问题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李英杰说着话,把一份文件递给了沈飞。

沈飞一怔,随手接了过来。

看了一会儿,他就愣住了。

这是一份关于某地烟草专卖局的资料,沈飞第一时间的反应应该是被惊到了,这哪是国企啊,明明就是私企,老板就是那个局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八个字来形容他,真的一点不为过。

本身烟草在我们国家属于垄断行业,其利润高的吓人,工资高的吓人,福利待遇更是高的吓人,不要说全家都是烟草人,就是全家一个在烟草,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这也是许多人趋之若鹜、挤破脑袋想进入烟草的原因,可这位陈局长,就牛逼了!

当地第一任烟草专卖局局长,是他的亲舅舅。

而陈局长呢,人家是几十个人都在烟草,不管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有和他有一点点亲戚关系网的,都被弄进了烟草,而且有不少是关键部门。

从他的妻子、女儿、妻弟、岳父弟、表弟、表妹、连襟、堂弟、堂妹…几乎所有能称呼上的亲戚名称,都被拉进了烟草公司。甚至还有一支结义兄弟的亲戚队伍。

哪怕是沈飞看了,都目瞪口呆。

“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沈飞看向李英杰,他甚至都有点难以置信了。

“是真的。”

李英杰苦笑着说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非常震惊,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沈飞闻言默然不语。

高考的热度一年比一年递减,在不少人看来,其重要性已经不及国考、省考。

失业的热度一年比一年递增,是因为学历在贬值,就业人口太多,与社会就业岗位严重不匹配,导致矛盾增大。

今年高考季、毕业季,祖孙三代都是税务人,三代都是电力人、烟草人、石油人,火遍全网,人们艳羡于电力、烟草、油气等工作岗位,不仅收入高,待遇好,

而且可以子承父业,孙成祖业。

很多人联想到了上世纪盛行的接班制度,也就是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事实上,沈飞专门了解过,这个政策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的背景,是大夏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

因此,上面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

而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大夏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帝国决定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要求压缩城镇人口,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商品粮供应。

职工退休、子女顶替参加工作作为鼓励城市中老、弱、残职工退休的一种政策全面实施,并逐渐作为一种就业制度确立、延续下来。

等到六十年代中期,正常的退休、退职工作被中止,子女顶替工作也陆续自行停止。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再度恢复是在一九七三年。

为了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在矿山井下、野外勘探、森林采伐和盐业这四个行业得以恢复。

总体来说,这个制度的实行,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退职,还没有推广到干部退休、退职,实施规模有限。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镇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为推进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子女顶替制度大规模实施。

为了妥善安置退休职的生活,并促进工人队伍的更替,国家颁布文件,大力推进干部、工人的退休工作,并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办法出台后,各地均按照文件的规定制定了招收退休、退职工人子女参加工作的暂行办法。随后,子女顶替制度逐步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工人退休工作中广泛实行。

这种做法,在沈飞看来是很有益处的。

一方面使年老退休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另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力更新,提高了工人队伍素质,对提高劳动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安置上山下乡知青,维护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子女顶替工作的开展,各地在执行该项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

其一,不少地区在国家职工子女顶替政策基础上,自行规定干部退休、退职时,也招收其一名子女参加工作,扩大了顶替的范围。

其二,顶替工作中出现了大量弄虚作假、违反纪律和政策的情况。

其三,职工提前退休又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如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下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