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第一百三十三章沈飞VS陈阁老,这事儿我管定了!(5,求自动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三章沈飞VS陈阁老,这事儿我管定了!(5,求自动订阅)(2 / 3)

好恶、价值观等的变化则不是这样,他们的常见载体是建筑、绘画、雕塑等偏向艺术的东西,或者是哲学。

简单理解,百度百科所谓的精神活动就是文化的内容,活动产品就是文化的形式。

这些东西,是沈飞在传媒大学所学习的,哪怕时至今日,他依旧记得。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的就是在时间上的“过去”所存在的。

传统文化就是过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产生和存活的环境是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当明白文化具有内容和形式以后,就可以去分析“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形式,哪些是内容形式兼具。

在此基础上,才能分辨特定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属于在现有环境和条件应该变化发展的范围。

这通常是在形式方面。

比如大夏的清明节,纸钱鞭炮就是形式,而祭奠先人就是内容。

并且很显然这项“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保持较长时间,而形式则可以在适当时候改变。

当然,沈飞也知道,文化的内容也会有发展和变化。

一些和人们的生活无直接相关的,则不应该强按一个“传统文化”的名头给它。

比如一些农业时代的手工业,其本质是一项工作,拥有者通过这项工作谋取生活所需。

当社会经济发展,有了其他工作能谋取生活所需,那么这项手工业就有了被放弃的可能。

其能否存续是看是否还有人愿意使用其产品,其能否发展则是看技艺持有者能否跟随人们的需求做出改变。

当这些条件已经不具备了,我们就没道理还哭着喊着要保护。

生产的产品没人买,怎么办?、

生产者无法从生产中获取生活所需,怎么办?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做几件成品,放到博物馆,附带生产工艺,等待有兴趣的人来折腾,或许还能焕发新生命。

这种事情可惜吗?

沈飞也觉得可惜。

但说实话,个人的可惜太廉价,无法换来一碗米饭。

而所谓优秀的传统文化,

顾名思义,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过去人们的好的生活方式。

好的文化的内容,好的文化的形式,好的文化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等。

坏的文化的内容,自不必说,应该抛弃。

坏的文化的形式,在新时代如果有更好的,就应该被新形式替代。

不好的文化的载体,或者应该消亡,或者应该被替换,或者丢尽博物馆。

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过去的事物,如果现在也没有什么价值,自然没有留存的意义。

但很显然。

云冈石窟这样的传统文化,属于是值得被宣传和保护的。

不过时至今日,因为一些原因,这里渐渐变得无人问津。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沈飞喃喃自语了一句。

身体靠在椅子上,他在思考着,如何能够通过督导组的努力,让云冈石窟这样的传统文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知道。

这个问题,沈飞一直到晚上下班的时候,都没想明白。

不过下班之后,他倒是接到了林雨静的电话,说冯芳想代表市文旅局请他吃饭,表示感谢。

因为今天下午的时候,李伟亲自带着林雨静去了文化旅游管理总局那边,亮出督导组的招牌之后,那边的一位副局长,亲自接待了他们。

在听说是督导组主持日常工作的沈副组长亲自交待,准备针对云冈石窟进行试点调研的时候,那边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

那位副局长一个电话,冯芳和林雨静等了好几天都见不到人影的那位领导,一路小跑的来到了会客室,乖乖把字签了。

随后。

文化旅游管理局表示,如果督导组有什么需要的,他们随时可以配合。

一直到离开那里,林雨静都有点晕乎乎的。

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这位老同学,竟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回到酒店,当她把签字盖章的文件交给冯芳的时候,冯芳也是一脸茫然。随后表示要请沈飞吃饭,这才有了林雨静的电话。

“吃饭就算了吧。”

沈飞笑了笑,对林雨静说道:“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儿,可以先回去,我这边处理完手上的案子,会带着督导组去晋省看看。”

这是他已经决定的事情。

无论如何,都要为大夏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做一些事情的。

“那好,我在晋省等你,带你吃我们家乡的小吃。"

林雨静也笑了起来。

她能够感受的到,沈飞这个人好像跟自己之前遇到的那些人不太一样。

沈飞点点头,笑了笑便挂断了电话。

转过天来。

沈飞便让李伟和陈大海等人开始收集起了关于晋省传统文化的一些资料。

但没两天,他就接到了一个让他很意外的电话。

“陈阁老办公室,请沈飞同志来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