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死了,但小僧却意外的活了下来,可能是贤师留了我一命,让我代她向南荒赎罪吧!”
善财双手合十,垂头低喃。
普度贤师残害了南荒数百万百姓,这的确是不辩的事实。
但她也的确治好了善财的天生残疾,并且教他识字念经、传授知识。
“说来也可笑,当年金施主消失后,小僧便一直找你,想替贤师大人报仇。”
善财的话里连一丝杀意都没有,而金蝉也就这么静静的听着。
“可是中原实在是太大了,小僧用了八年时间,始终找不到你,便就重新回到了南荒,回到了这个我出生的地方。”
“不过再次回来,小僧发现一切都变了,南荒的百姓重新拿起了锄头回到了田里,拿起了猎弓去了山上,虽然辛苦、劳累,但脸上却挂着以前从未见过的笑容。”
“之后,小僧便回到了小西天,将这里改名为了普渡庙,用贤师教我的本事,帮助南荒的百姓,久而久之,不知什么时候,小僧发现来到普渡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开始亲切的称呼我为‘善师’,这一刻,我竟觉得贤师她错了。”
“成佛,人人皆可,佛,无需佛陀赐予。”
善财低着头,清澈而明亮的双眸里,闪耀着智慧。
这一刻,他不是佛,但也是佛。
在普渡庙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日出刚亮。
金蝉和小洛阳便打算继续出发。
不过刚到寺庙门口时,善财抱着一个翠玉制成盒子,小跑了过来。
“金施主,这是贤师留下的东西,交给你,我想比留在这里有用。”
打开盒盖。
只见一件金灿灿的朱色袈裟,整整齐齐的叠放在里面,而且上面还散发着浓郁的佛蕴。
金蝉还未伸手碰触,便觉得浑身如春风拂面一般舒爽。
就连四周的植被,都变得更加有了生机。
“你应该清楚,这袈裟只要穿着,虽做不到长生,但也能百病不侵、延年益寿。”
金蝉合上盖子,没有着急接过来。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必强求,延年益寿,不及一碗白粥,小僧不需要这些东西。”
将玉盒轻轻的放到金蝉的手上,善财便来到了粥棚旁,拿起木勺,为今日第一个来的人,舀了一碗粥。
“小丫头,我们走吧。”
将玉盒收起,金蝉和小洛阳便坐上马车,继续朝南行驶而去。
这一路上。
两人渴了便去河边打水,饿了金蝉就拿起长弓去四周打猎,小洛阳负责生火。从始至终没有动用任何仙法。
如同寻常人一样。
两个月后。
始皇二十一年,六月中旬。
金蝉和小洛阳,终于穿过了曾经的无骨郡,来到了当年普渡郡的范围内。
而此时距离天宫接引,大概只剩下两年左右。
“大哥哥,南荒之后我们就回去吧。”
马车上,小洛阳将脑袋靠在金蝉的肩膀上,轻声说道。
“好。”
半个时辰后。
只见几十米高的斑驳城墙,将一座大大的城池围在了里面。
城头上,只有写着“苏城”的牌匾看起来是新的。
“苏城,嗯.,的确比欢喜城好听多了。”
金蝉仰头看着城门牌,自喃了一句。
进入城内。
只见商铺林立,各色招牌旗帜随风飘扬。
城中街巷纵横交错,人来人往,喧闹非凡。
来自天南海北的商队,络绎不绝。
没有了当年那些随处可见的胖子,所有人体态健康、精神饱满。
而曾经那奢靡的城主府,也早已被老百姓夷平。
建立起了整个南荒最大的学院“苏复书院”。
“苏复书院?大哥哥,这是你下令建的?”
小洛阳看着不远处那巨大的学院,向着金蝉问道。
“嗯,六国一统后,我便派人接管了南荒,在这里建起了书院,想必他应该也能看到。”
“走吧,我也是第一次来,咱们进去瞧瞧。”
拉起小洛阳的小手,两人便朝着学院里面走去。
空中的云朵,似乎凝聚成了当年那个白衣书生的模样,微笑着,看着他心中的南荒。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稚嫩的童声清脆悦耳。
一群四五岁的垂髫小儿们,身着素色短衣,坐在空地上,晒着太阳。
脸蛋红扑扑的,正摇头晃脑的跟着先生诵读《诗经。
只不过这一首,似乎有点不符合他们的年龄。
继续往里走去。
只见这“苏复书院”里有男有女。
他们要么一起研墨丹青,要么一起手捧书卷,相互交流着读书心得。
而且除了孩童和年轻人外。
还有许许多多,四五十乃至六十岁的壮年与老者。
只不过,他们多数以识字为主,偶尔从口中念出两句并不理解的“子曰!”
书院内的夫子们也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