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区堆积一些收集的金属矿物之类的。
风景区就是要有山有水,竹林也可以建设在那一片。”
燕母直接以房屋为中心,将周围简单切分成四大区域。
虽然划分的简单粗暴,但清晰明了。
接着燕父介绍:“我选择不划分各种区域,而是以房屋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将珍贵重要的植物种植在外围,靠近居住区则种植一些经常会使用到的植物,然后整个空间都可以铺满聚能草。
刚才阿玲说的矿物区、风景区我没考虑到,但我觉得可以和植物交叉存在,没必要完全分开。
有些植物也可以作为风景,比如竹海。
也有些植物对环境有要求,比如寒水潭那边,就适合喜寒的植物生长。”
燕父是以房屋为中心的扩散思维,所有重要物资环绕着房屋存在,按用途安插在不同距离的位置。
这种方式也不错,比较考虑实用。
轮到燕欢欢介绍了,她深吸一口气道:“在空间的规划方面,我和爸妈的想法都不一样。”
燕父燕母并不诧异,鼓励期待的望着她。
“爸妈的设计都太考虑实用了,但是我们可以设计的更有乐趣一些,不用那么规整。
比如房子,我们何必局限于现在造的这所房子。
我们可以建座山崖,上面建一座童话里一样的城堡。
我们可以造一个湖,在湖面上建水上风景房。
我们可以在竹林搭一座竹屋。
我们还可以催生一棵大树,在上面建树屋。
......”
随着燕欢欢的描述,燕父燕母的眼睛越来越亮。
燕母感慨道:“是我们思路局限了。”
燕欢欢道:“也怪我之前描述不清楚,我们要把整个空间都当成家,而不是现在住的这小房子。
我先来抛砖引玉一下,我想要住在水边,最好有瀑布,然后每天起床拉开窗帘就看到瀑布飞流而下。
最好地势高一点,远处能看到竹海的顶端,一定特别心情舒畅。”
有了燕欢欢的例子,燕母也打开思路满怀期待道:“瀑布我也喜欢,但是光有竹海太单调了,最好旁边挨着一个大湖泊。
一边是竹林,一边是湖泊,湖边也可以用竹子搭一个房子,休息时可以躺在湖边睡觉,感觉好美好。”
燕母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燕父想了想道:“我喜欢那种蜿蜒的水道,旁边是栈道,可以散步,还有亭子,可以户外烧烤。
还可以在空间里建河道,坐在小船上到处飘荡,感觉也很舒适。
寒水潭那边可以堆几个雪山起来,远远望去,应该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