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762章淮右勋贵的选择,忠诚两字即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2章淮右勋贵的选择,忠诚两字即可(1 / 2)

朱允熥接着道。

“昨天能放任一封书信,今天放任一个人,明日,凤阳府难道要坐视乱臣贼子踏入中都不成?”

游文瑞猛然一撞,额头重重砸向地面。

“微臣甘愿受罚,万死难辞其咎。”

……

中都凤阳的九座城门跟十八道水关在瞬间紧闭。

官府并未给出丝毫解释。

留守司的军队则在城内大规模搜查。

刚刚进城的锦衣卫,手持从皇城搜得的证据跟情报,指挥留守司部队前往各处。

很快,凤阳城内响起呼号。

几道血迹飞溅,落在枯荷之上。

“留守司封锁九门十八闸,绝非擅自为之。”

“太孙还在城中呢。”

“此事必是太孙指令。”

“……”

“如果事实如此,太孙意在何为?铲除异己?除谁?”尛說Φ紋網

“中都内侍冯大监与赵大监皆已陨落,皇城之内,又有多少无辜卷入这场血雨腥风?”

信国公府,一片素色装点。

灵堂侧厅内,胡氏端坐首位,汤燮、汤醴及公府上下嫡庶男丁齐聚一堂。

凤阳消息零星散乱,各种情报纷至沓来,使得汤家人不得不细细梳理,逐一理清事实的脉络。

汤醴目视上方胡氏,随后转向汤燮,最终望向门外,未见更多送信之人归来。

他语气凝重地说。

“中都宫内暗流涌动,此事定非一日之寒。太孙今日进驻皇城,必有所察,故而严厉制裁那些宫中侍从。”

“据此,必然要求中都各部严查,对凤阳实施严密监控,清除暗藏的不轨之辈。倘若我的推测无误,太孙接下来或将派人告知我们,保持镇静,勿需过分担忧,一切交由朝廷裁决。”

汤醴久驻应天,现任五军都督府都督,深得皇家信任,与朝廷诸多勋臣共同执掌京军。

即便身为汤家庶子,无爵位继承之权,他的见解在家族中也至关重要。

胡氏目光转来,未发一语。

汤燮紧邻汤醴而坐,立刻问道。

“这么说来,信国公府无需采取任何行动?”

汤醴先是颔首,旋即又摆手。

面对汤燮的疑惑与急迫,他缓缓道。

“依太孙性情,我等静观其变便是。可作为臣子,忠心耿耿乃是本分,我们汤家世代武勋,听闻此事,依本能行事即可。”

对于如何行动,汤醴并未明言,只是望向汤燮。

胡氏目光转向门口。

只见汤府的一位管事匆忙归来。

汤家不少管事曾是多年前随同汤和冲锋陷阵的勇士。

岁月流转,他们转而以管家身份留在府中。

这位管事也不例外。

他直接步入侧厅,行礼道。

“老夫人。”

胡氏微微颔首。

“外面究竟发生了何事?”

管事没有绕弯子,简洁明了地叙述了前因后果。

厅内众人一时陷入静默。

正如汤醴所言。

胡氏目光移向汤醴,面庞上绽放出温和笑意。

“老五,你觉得咱家眼下应当如何应对?”

汤醴谦让回应。

“想来四哥必定有所筹谋,不如请四哥来说明吧。”

汤醴将重任推给了汤燮,随后静默不语。

凤阳与应天的汤家人,恐怕得有所分别了。

胡氏略显犹豫,但仍依顺地望向汤燮。

“老四,你有何打算?”

受到汤醴启发,汤燮此时毫不犹豫地说道。

“忠诚二字便足以指引我们。我料想城中各家亦作此想。为表忠诚,我愿协同老五,调动家中旧部,前往皇城外,保护太孙,确保宫外安全。”

汤燮口中的“旧部”,实则是那些昔日在军中追随汤和,后因各种原因退役的老兵。

这些士兵大多受了伤,无处可去时,被接纳进了信国公府。

大明日后的英勇家将,不少出自这里。

汤醴在一旁颔首,这也是他心中所想,汤家此刻应这么做。

无论今日凤阳发生何等变故,淮右功勋都应明确立场,坚定地站在太孙身旁。

哪怕这一行为看似徒劳无功。

胡氏眼神显得深邃,环视在场的汤家青年才俊们。

最终,她视线定格在汤燮与汤醴二人身上。

“去吧。”

她缓缓说道,“切记,不可损了信国府的颜面。”

不论是否心存异议,随着汤和离世,信国府已步入二代之手,眼下是二代子弟该发声的时候了。

汤燮与汤醴随即站起,目光扫过厅内已成年的家族兄弟。

汤燮微微颔首,示意汤醴发言。

汤醴没有推脱,转向众兄弟,语调坚定地宣布。

“年满十四者,随我和四哥出府。其余留下守护家宅。”

待汤醴话音落下,汤燮才下令。

“行动。”

不久,信国府外聚集了近百名手持刀剑的家仆。

尽管朝廷禁武,刀剑却不在此限制之内。

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