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甲板上,一片静默,众人屏息凝视。
冯宏朗跟他的同伴们,眼珠子瞪得圆滚滚,紧紧锁定了江心洲那片火海。
即便实验已重复多次,目睹此景,他们仍不禁对亲手造就的火炮威力感到震撼。
“升帆。”
炮声停歇后的宁静中,一声沉稳的命令响起。
朱元璋面色通红,目光炯炯望向冯宏朗:“升帆,让战舰启航,继续实验。”
“微……微臣……”
冯宏朗首次见君王如此激动,嗫嚅片刻,连忙高声应道:“微臣遵旨。来人,战舰解缆、升帆、蒸汽机启动。”
整个战舰因朱元璋一言,顿时忙碌开来。
成群水手解开厚重的帆布,配合着绞盘的转动,一条条绳索被精准拉动,巨大帆布逐一面面升起。
舰尾矗立的双烟囱,在几声轰鸣后,喷涌出滚滚黑烟。
转瞬之间,尾部喷出的蒸汽化作白色长龙,直冲天际。
蒸汽机正式启动。
自船底传至甲板的轻微震动,伴随着帆布最终的稳固,预示着一切准备就绪。
起航了。
朱元璋目视岸边的参照物缓缓移出视线,立刻迈步向舰首疾行,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皇上慢点,脚下留神。”
冯宏朗赶紧转过身,高声提醒着。
朱允熥也连声说道:“皇爷爷当心,战舰刚启动,可能会有点晃。”尛說Φ紋網
一大群人熙熙攘攘,紧跟着皇上走向船头。
这时,朱元璋已冲到船头最前端,双手牢牢抓着面前的栏杆。
听见身后急匆匆的脚步声,他并未回头,只是沉声吩咐:“蒸汽战舰的后续试验,按原计划执行。”
见皇上没有再让自己解释的意思,冯宏朗便躬身悄悄退下了。
这时,朱允熥轻手轻脚走到朱元璋身旁:“按计划,战舰将从这儿开始逐渐加速,直至全速驶向下游的八卦洲。之后在江面上转向,对八卦洲上游沿岸搭建的试验堡垒进行炮击,检验战舰在行进跟停泊时的性能。”
八卦洲坐落在江中心岛屿下游约20里地的地方。
这段路程足以让蒸汽战舰测出其最高速度,同时那里的水域也足够宽广,便于战舰调整航向,进行机动与定点炮击。
朱元璋手指轻轻敲打着栏杆,开口问道:“这些大炮不仅要装备在水师战舰上,还得送到边防部队去。有了这利器,大明只要内部不乱,外敌便不足为惧。”
大海对大明人而言,远比陆地更为神秘莫测。
历来,中原威胁大多源自陆地,尤其是北方九边之外那片草原上接踵而至的敌人。
眼下的大明,最重视的军机大事,还是防备、抵御以及打击边境外面流窜的前元残部。
徐达率军攻占北平,结束了大元帝国。
元惠宗逃至上都,后移至应昌,被明朝视为北元。
洪武3年,元惠宗去世,元昭宗继位,明朝军队追击北元残部至漠北。
洪武11年,元昭宗去世,元天元帝继续对抗明朝。
洪武21年,明朝派蓝玉率军北伐,大败北元,俘虏8万多人。
天元帝和其子逃亡,最终被杀,北元不再使用年号。
尽管大元已衰落,但一些老部下仍怀有复辟之心,伺机南侵。
大明立国28载,战火就未曾停歇一日。
在朱元璋心中,这一生对国家的最大心愿,兴许不是亲手开创盛世,或许也不是子孙福泽绵延,而是将所有前朝残余彻底清除殆尽。
朱允熥正色道:“爷爷宽心,水师舰船上装备的火炮,皆为水战特制。至于边境防御所用的重型火炮,以及战马能轻松拖曳,便于快速转移的轻型火炮,自研发之初便是齐头并进。”
朱元璋颇感诧异,侧首问道:“何须如此细分?你提的重炮与轻炮,何时能让爷爷亲眼见识一番?”
“想必时日无多,定在今年内一并备妥,届时请爷爷亲往检阅。”
哎呀。
朱元璋长叹一声,眼神里满是感慨。
他凝视着眼前波澜壮阔的长江水面,手拍栏杆。
“大明需早日稳固安宁,叫那些窥视中原的敌人心悦诚服,如若不然,便叫他们知晓明军利剑的厉害。”
朱允熥颔首轻应:“那一天会来的。”
朱元璋摆摆脑袋:“还需踏实前行,待真到那日,爷爷要乘此船出海,探一探海那边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样。”
朱元璋想当海上霸主?
朱允熥不由一怔。
此刻,朱元璋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已落在他身上。
此刻舟行如箭,秋风拂面,带着些许懒洋洋的味道。
江豚成群结队,翩翩起舞于碧波之间。
遥望两岸,渔夫头戴斗笠,手摇撸桨,将渔网撒向浩渺江心。
更远些,隐于稻田林木间的村落已可见袅袅炊烟,它们在秋风中轻吟,仿佛在低语江南的宁静致远。
朱元璋眼神深沉起来,淡笑:“据说,你已告知内阁,待倭国洲的财宝二季度抵京,便要分一部分给朝中众臣?”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