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642章六十老翁暴打朝廷官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章六十老翁暴打朝廷官员(1 / 2)

今日太孙邀请百姓进宫观戏,观的不是戏班,正是午门前这场“好戏”。

进了宫的百姓,发现没人反驳阻拦,胆子就越发大了。

这些年皇上对百姓没得挑,早先时候谁受了委屈,都能往宫里跑,找皇上哭诉。

更别说这应天府里,皇城根儿下的百姓了。

骨子里的硬气自然要比别处的百姓强些。

看没人干涉,官员们还都低着脑袋。

百姓们就更确定,这些官儿肯定是办错了事。

因此。

一位老汉拄着拐棍,蹭到一个官员身旁。

平日里走路都得有人扶的老汉,这时竟举起拐棍,照着那官员背上就是一下。

“叫你们这群黑心肠的惹怒皇上,老汉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

这一棍子下去,午门前立时乱成了一锅粥。

侍卫们忙不迭地上前扶的扶,拽的拽,又不敢太使劲,生怕老汉有个好歹。

而挨打的官员,哪还敢有半点反抗。

万一一个不小心,出了人命,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周围官员,悄悄挪了挪膝盖,巴不得离这风暴中心远点儿。

见依然没人出来挡横,加入行列的百姓逐渐增多。

动手教训官员的机会,可是不多。

一刹那,进宫百姓团团围住跪地官员,拳脚相加。

“住手。”

“停手吧。”

“大伙别打了。”

午门之下,秩序荡然无存。

温旗竭力呼唤,企图平息这失控局面,自己却像是生根般,未敢向前迈出半步。

前方,翟善等官员早注意到这批宫中百姓。

起初不明所以,如今见百姓对朝廷命官施以拳脚,不禁心头一紧。

他们瞅着这些大龄百姓,不敢怠慢,生怕事态升级,会出人命。

翟善几人心慌意乱,匆匆赶来。

素来性情急躁的翟善,此刻哪还记得宫廷内外的体面,他猛地拽住旁观的温旗。

“这究竟是为何。好好的,带这群人进宫有何意图。赶紧把他们拉开。”

温旗平静地回望,毫无愠色:“翟大人,这是皇上旨意,要与民同乐。百姓们以为这些大人行差踏错,惹皇上不悦,正替皇上出气呢。”

“皇上哪里用他们来出气。”

翟善急得大眼瞪小眼,“赶紧叫人拉开,速速带人入宫。”

温旗一脸无奈:“小的可不敢妄动,万一百姓有个闪失,小的担当不起。”

翟善束手无策。

这群百姓,可是皇上的座上宾。

皇上的客人在大门口出状况,皇上颜面何存?

翟善只好放开温旗,转向步步紧逼的百姓,高声宣告:“各位,下官乃吏部尚书,他们并未犯错,皇上亦无需诸位代劳。皇上今天邀请大家共乐,还望早日入宫。”

“管你是啥尚书。”

一阵谩骂如雨点般砸向翟善。

随后,更多的责难如潮水般涌来。

翟善被淹没在一片指责声中。

“若没干坏事,怎会跪在宫中?”

“哼。”

“我看啊,是这群人以为皇上好脾性,如今又怕皇上生气,才跪地求饶。”

“皇上仁慈,不愿惩处他们,咱老百姓替皇上出口气。”

“为皇上出气。”

“……”

寻常百姓的心思总是那么朴实无华。Www.XSZWω8.ΝΕt

这恰恰是官员们对民众的憧憬。

因此,现场大臣们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每个人,不论遭受了多轻或多重的推搡,脸上都是一片铁青,内心懊悔交织。

今日之事,不待明日,便会传遍大街小巷。

民众们定会像此刻在场的老人们一般,顽固而坚决地认定,错在他们。

太孙府温旗的袖手旁观,更让大臣们恍然大悟。

这是皇太孙设的局。

一巴掌,清清楚楚地打在了他们的体面上。

尊严,稀碎。

张襄面色阴郁,瞥了身旁温旗一眼。

“皇家重地,岂容胡来?大明有律法,即便有错,也需依法处置。各位既蒙皇上召见,自当铭记圣恩,此等喧嚣,又将皇上脸面置于何地?”

身为尚书,他的话语自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再加上张襄那一身鲜艳的红袍,更添几分官威。

一番义正言辞,呵斥了那些借着为皇上出头之名,行无端泄愤之实的百姓后。

张襄目光幽深地望向温旗:“温总管,既然皇上意在与民同乐,切莫因拖延而让皇上久候,此乃大不敬。”

话语间,暗含警告之意。

温旗眼光微垂,面无波澜:“列位,我们万不可让皇上久等啊。”

温旗话音落下。

随行引导的内侍们迅速行动,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那群缠斗中的百姓与官员分开。

至此,百姓们撒气完了,被拉开后个个气喘吁吁,仿佛随时都会瘫软下去。

温旗只是淡淡地望向张襄等人:

“各位大人,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