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85章被折断翅膀的高材生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被折断翅膀的高材生19(1 / 2)

替原主与自己报过仇后,悦然就不再过多关注高家,而是专心于自己的学业,还利用节假日与空余时间,想法子赚钱。

譬如替来访的外国人做翻译,自己尝试着翻译薄一些的外文书籍,寄去出版社试水,结果反响还不错,一炮而红,出版社对她的译文很感兴趣,并与她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此时,国门刚刚打开,外国作品很受欢迎,悦然记得,这股崇洋之风会刮很久,直到21世纪初外国作品的都很吃香。

她的思路瞬间就被打通了,觉得做个自由职业的翻译家也不错。这样时间比较自由,她可以国内四处旅游,弥补现实世界的遗憾。

悦然这么挖空心思赚钱,也是为了给自己立个不缺钱花的人设。

眼下可是房地产即将兴起的初期,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怎么能不囤几套房呢。

于是她把自己挣来的钱都用在了买房上,这也是说给别人听的。

悦然挣的那点钱,也就能买套一进的小四合院,实际上她可没少买,从高家搜刮来那一大笔钱基本都砸在房子上了。

此时,也逐渐兴起了一股出国热,有些人为了出国,不惜卖掉自家房子,悦然就陆续接手了好几套这样的四合院。

只要地段好,就是破败的需要推倒重建,她也会拿下。

后来,高家几个儿子,在高老头去世后张罗着分家,要卖老宅的三进四合院,悦然也买了下来。

主要是这房子地段太好了,出门走不了几步,就是故宫与天安门广场,简直就是闹中取静。

悦然打算将来重新装修后自己来住。

……

一年后,也就是1981年,韩悦然的大哥韩志新清大毕业,由于成绩突出,听从老师的建议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

由于学校急缺教师,韩志新一边跟着导师读研,一边给本科生上课,一年后正式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讲师。

清大是国家顶级学府,此时在国人眼里的分量还是举足轻重的,也唯有北大可以媲美。

一家人都为他高兴不已。

悦然更是由衷地为大哥感到欢喜,这一世没有妹妹的拖累,大哥终于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

“大哥真是太棒了!正好我昨天刚发了稿费,今晚咱们一家出去好好庆祝一下,”

为了替大哥庆祝,周末晚上,悦然带着一家人去便宜坊吃了一顿烤鸭。

韩志新急忙劝阻:“咱们在家里吃一顿就行了,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你靠翻译挣点钱也不容易,还是攒起来以后需要了再花。”

“大哥留校的事,可是咱们家天大的喜事,必须要好好庆祝一下。再说了,一顿饭也花不了几个钱,大哥还怕把我吃穷了不成?要是你实在过意不去,等你领工资了,再请一顿就行。”

悦然态度很坚决,并拉上爸妈做说客,“爸妈,小妹,你们就说该不该出去搓一顿吧?”

“太应该了!姐,我都好久没吃烤鸭了,还是你懂我啊!”韩思琪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笑眯眯地道。

“行了,你们俩都别争了,这顿由爸爸来请。”韩父笑望着两兄妹,豪气的道。

“对,你爸现在成了领导,升职加薪,钱多的没处花,就让他请好了!悦然你的钱就存起来,以后再花。”韩母笑着凑趣。

两个大的都能自己赚钱了,她与丈夫又都涨了工资,也就思琪一个需要花钱,家里现在的日子更好过了,出去吃顿饭还不是小意思。

悦然也晓得家里不差钱,就不与韩爸争了。

吃完饭回来,她就劝爸妈趁着现在房子便宜,有位置不错的四合院就买下,自家住,还是投资都不错。

先前两人还真没想过买房的问题,觉得有房子住就行了,被大女儿这么一提醒,想起儿子也到该成家的时了,一旦结婚,很快就有孙子孙女了,家里80平的三居室显然有点不够住了。

近些年由于效益开始滑坡,单位基本都不再分房子了,就算分也讲究论资排辈,且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分到手的,往往要等上好些年。

孩子们眨眼就到了成家的时候,可等不了那么久。这些年下来,自家手里也存了些钱,还不如趁早替他们打算起来。

就算不住,将来也能租出去多个进项。

于是韩家夫妻便开始留意那家卖房,打算给三个孩子各买一套,一进的四合院,不偏不倚。

晓得父母的打算后,挣钱的两兄妹都打算出一份力。

韩志新每月工资60块,留出20元做生活费,其余的工资全部交给家里。

悦然一本书的翻译稿费有300多块,平均两个月能交一次稿,每次收到稿费她就交了一半给爸妈。

韩爸升为科长后,一月有120块的工资,韩妈的少一些,每月90块,加上两个孩子交上来的,韩家一年差不多就能攒下3000多块,足够买个小点的四合院了。

这些年家里的存款,大约有五千多。

韩家也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给三个孩子各买了一套四合院,只是家里的一家余钱也没有了,但夫妻俩整日乐的合不拢嘴,就像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似的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