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先超看了一眼王浩然,笑着说:“这恐怕得由浩然同志来回答。”
王浩然想了一下,说道:“最少恐怕也需要3个月的时间。”
“因为,我了解了一下我们的合作工厂京城机床厂的情况,他们的一些设备也需要做一些升级改造,然后才能顺利帮咱们生产流水线。”
段武森笑道:“3个月也不算太长!”
他又看了一眼正在试生产的流水线,说道:“咱们这条生产线我觉得也挺好用的。”
“要不,就先交付给咱们,可以吗?”
王浩然笑道:“段厂长,这条生产线只是小型实验性质的生产线!”
“它的产能最高一年不过才5万台彩电,有点儿太低了。”
“你们订购的可是年产30万台彩电以上的大型生产线。”
倪海峰在旁边急吼吼说道:“年产五万台也已经不算少了。”
“要不,这条生产线就先给咱们呗!”
“额外再付钱购买也不是不可以。”
“咱们目前国内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工厂一年的产量也不到5万台啊!”
倪海峰说的是津市电视机厂。
段武森点头:“海峰同志说得太对了。”
“现在,咱们需要先解决能否批量生产的问题!”
“国内现在也非常需要彩电,咱们先满足一下需求也可以啊!“
好嘛!看样子,他们不把这条实验室用的生产线带走是不肯罢休的。
王浩然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说道:“这条生产线咱们还有大用处呢。”
“我们团队的成员还在不断地对它进行改进。”
段武森笑道:“你们可以再重新打造一条,这对你们来说,也不能算什么难事儿,对不对?”
倪海峰也随声附和:“对啊,对啊!”
“浩然同志,看在我们是你的第一个支持者的份上,你也要支持一下咱们的工作,对不对?”
王浩然耸了耸肩,有点无奈地笑道:“那你们打算出多少钱?”
段武森和倪海峰合计了一下,段武森出了个价格:“50万,可以吗?”
“年产30万的生产线,价值200万。”
“年产五万的,咱们给50万,应该够高了吧?”
王浩然笑了笑说道:“账不是这么算的。”
“其实,像这种用以实验的生产线,生产成本其实并不比正式的大型设备生产线低多少。”
“这样吧,如果你们给100万,这条生产线就先给你们好了。”
其实,这条用以实验的小型生产线一共造价也就不到30万的样子。
但王浩然觉得吧,自己也不能太厚道了。能多要点就多要点吧。
……
ps:送上今日8千多字更新,作者快累坏了,心里也很是惶恐。月底了,求个月票和推荐票吧,拜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