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163章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1)(3 / 3)

都有人能够发现商机啊。

离开了编剧部门,他们又在其他部门逛了一圈,也发现了不少隐藏在工业化之下的好东西。

例如哥伦比亚公司的电影市场调查研究部,这个部门依托于公司发行部门遍布全球的优势,统计整理全球各地于电影行业相关的各种数据,然后再汇总到公司总部,通过这些市场调查数据来为公司的电影项目前期开发做引导。

此外还有电影后期衍生品开发,这一块也是华夏内地的电影行业所欠缺的。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一旦有了初期的剧本、演员阵容及美术形象底稿等,商务团队很快就会介入,开始素材分析,研究这部电影是否可以或者值得去做衍生品。

各种玩具、周边、联名、原声唱片、光碟、服装,甚至是游乐园,都能帮助电影公司赚取额外的收益,从而大大抵消了电影带来的风险。

当然,作为一名老板和导演,王皓在哥伦比亚公司这一整套的工业化流程中,最为看重的,却是他们制片筹备时的previz步骤。

所谓previz,即是previsualization的缩写,中文含义是视觉预览、预演,也可称之为“动态分镜”、“3d故事板”。

用直白的话说,previz就是在正式拍摄之前将拍摄内容简单制作一遍,用简单的动画展示演员的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轨迹和范围等,供导演摄影指导等拍摄时进行参考。

如此就能实现所谓的“封装成盒”的镜头拍摄方案。

这在现如今的好莱坞已经算是十分成熟的技术了,很多视效电影中,动态故事板已经取代了分镜、概念图、实体模型道具等传统的视觉规划方式。

甚至于有些更激进的电影公司已经提出了预拍摄的概念,即是完全采用数字化手段,在虚拟场景中把全片都拍一遍。

当然了,这也同样意味着制片成本的提升。

不过钱也是有钱的好处的。

“你们这种‘封装成盒’的镜头拍摄方案能实现多少?”

当王皓问出这句话来以后,哥伦比亚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脸骄傲地回答道:

“通过这一整套镜头列表的系统管理和镜头动态预览,我们能保证镜头拍摄方案可以达到90%以上的高还原度。”

“那可真是厉害了!”

一行人中对摄影最为了解的李魁闻言忍不住出声赞叹道,同时其他几人闻言互相看了看,心里都产生了一个同样的念头:

这特么应该派制片人和财务过来交流学习吧,他们要是知道影视制作的过程中还有这种东西存在,保证得高兴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