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课率’是什么?”
“是在选课程数量和历史全部选课数量的比值。正常区间在90%以上,低于90%有刷课的嫌疑,会降低计算综合成绩的权重;低于80%不予结课。”
马尔科堪堪点着头,似懂非懂的模样。
他来得时间太短了,身为能力者,但办事处的相关工作他一点都没有接触过。
倘若他有所接触,就很好理解:我想两者的运转模式非常相似,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学校所谓的“退课率”和我们管理员的“接取率”一致,用来规避学生频繁操作,导致教务系统崩坏,浪费资源和算力;那“结课率”大概也等同于我们的“完结率”,是完成总数量和在接总数量的比值,用以评估个人综合实力水平——毕竟接了也不一定能完成,就像选了课也有可能会挂科一样。
至于成绩本身……或许也跟我们的“完成分”一样,是另外的体系,只评价完成质量。
分数是结果,“两率”是过程。
结果和过程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真实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两者都重要,都得纳入考虑。
“‘结课率’就是你历史完课数量和历史在选课程的比值,要求更严格。及格线为95%,优秀必须是100%。”那位老师果然解释出了和“完结率”相同的定义。
我不意外,马尔科也渐渐摸索到了思路:“我知道了……所以说,毕业不只要求分数合格。而且‘申请提前结课’也是有名额限制的?”
“对,”老师肯定,“每个学生在一个自然年里可以申请三门课提前结课。我手上还有名额,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了,在试课结束以后,到教务系统上申请,我会尽快给你准备试题。”
“好的,谢谢,不过为什么要等试课结束?”
“试课阶段的换课、退课不计入‘退课率’和‘结课率’,只有试课结束以后才算是盖棺定论。现在还有两天时间,你要先把课程定下来,然后才能申请。”
这是好消息。马尔科最近频繁换课、退课,如果最近也要计入考量,他的“两率”岌岌可危。
闻言,他轻舒了口气。
“我会好好考虑的。”
“一定要考虑好啊——你既然有丰富的从医经验,学起来应该不难。可以试着控制一下两率,参与‘优等生’的评比,这会对你日后就业起到极大帮助。”
“好的,谢谢,”马尔科连连点头,“那么,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
“你说?”
“至今为止我也选不到的一些课要怎么办?还有机会吗?”
“你说的是灰色的课吗?”一直沉默的副院长突然接了话,“医学科目不是儿戏,必须拾级而上。很多课都有前置课目,只能在前置课目完成后,才能继续选择。”
“哦……原来是这样,”马尔科点着头,脑筋转得快,“那也会有时间的前置条件吗?我是说一定要明年才能选这种?”
“当然有了,一年生只能接触理论课;二年下才可以开始接触实操类别的课程,但也仅限于小型外科类;要等到三年或者四年才会全部开放。”
……
也就是说,条件繁多,层层加码。医学方向十分严谨,但也把马尔科求学的脚步彻底阻拦在外。
他本想退课——但退课不行,理论是前提,退掉就不能选后续的课程;我建议他提前结课,而提前结课也不行——每年只有寥寥三五个名额,现在他选了几十门课,只提前结三五门课也只是杯水车薪。
既定的规则只允许医学生按部就班的发展。
没办法。人活着有标准,做事也要有流程。那种东西形成了定势,所有人都要遵守规则去运转,这样世界才会和谐有序。老师们也只是规则的执行者,没有更改和扭转的权利。
“好吧,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不用谢。”
事已至此,没有可讨论的空间了。话题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且无法向下推进。
马尔科转过头跟我讲:“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在两年内读完大学了。”
我不由得一怔。
他说“两年内”——这个时间节点非常特殊。眼下他出现在这里,只是一个“意外”,两年后他还会回去海贼世界,去和之国大显身手。这件事我和卡卡西只在第一次见他时讨论过。
我以为那时的马尔科魂不守舍,原来他在听啊……
“你想要在两年里完成学业吗?”
“嗯,”他点着头,“本来计划着把初级的课程全部申请结课了,这样就可以在两年内完成。但是现在……提前申请结课有名额限制,也不能随意退换课,那就行不通了。”
马尔科非常自信,施施然开口,一鸣惊人。
旁桌本停止聊天的两位老师都被他震住了,我也亦然。
之前他没有跟我说过他对未来的规划,我也没有询问,我总认为时间还很多,可以慢慢来。即便我也察觉到敢在医学上深造的都必然有过人之处,马尔科一定是高材生,但我也实在没有料到他甚至不是一般的高材生啊……
学校只要求学生们在入校四年时间内完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