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152章 日记逆推《天路》萌芽(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日记逆推《天路》萌芽(求月票)(2 / 3)

歌舞团,陈诉利害,让他们推荐舞蹈演员,在少数民族最多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分别展开面试选拔。

王援朝作为歌舞团主持具体工作的副团长,负责去少数民族最多的西南地区选拔人员,正好他原本就要去看新接拢的贵昆线。

从首都出发,沿着铁路南下,坐65小时的火车抵达柳城,在柳城筛选一批人手,然后走黔桂线,抵达筑城,在筑城再筛选一批,最后走刚接拢尚未正式通车的贵昆线,抵达春城,做最后一批选拔。

委员不愿意去东北,不想和老委员碰头,所以选择去西北。

他会经商都,走陇海线,经镐城,抵达金城。

在金城筛选一场即可。

金城铁路局力量比较薄弱,可能需要去地区文工团寻找人员,那么,委员的身份,会更好用一些。

东北,自然就是金副团长去了。

呼延副团长留在大本营,一来保护嗓音条件,二来督促舞队编排舞蹈,三来如果有哪路没找着合适的民族舞蹈演员,她在首都要及时的去其他文工团对接申请支持。

不到万不得已,大家宁愿跟一线地区文工团要人,也不愿意跟首都其他文工团借人,懂的都懂。

这个时候,就有点看出来,王援朝副分团长的大秘是女同志的不方便之处了。男领导带女下属出差,一听就很那个。

好在这个女下属年纪大了一截,而且王援朝又带了一个舞蹈队的男队员郭峰。

郭峰长得人高马大,还会武术,武生出身,本来是唱戏的。但戏曲人才比较多,他挤不进去。最后在铁路文工团找到了编制。

演话剧不自觉的会带戏腔,还很难改,兜兜转转又因为戏曲功底,转到了歌舞团的舞蹈队,这个不要唱戏说话了。偶尔还会去话剧团兼特型演员。两男一女的组合,就不会有人非议了。

这让王援朝想到了当初去奉天的火车上,碰到的奉天林业局的三人组合,也是领导带了一男一女两位下属。

临出发前,王援朝找到了服化道科刚来报道的二嫂。

交代了几句,大意就是这段时间要出差了,没工夫回四合院了,让她回家跟家里人说一声。

又跟服化道科科长聊了一会,他们都算是金副团长的老下属了,自然会互相关照一些。

再说了,秦静茹同志,熟练掌握了缝纫技术,不但做的一手好针线活,还会使用缝纫机械,学历也是正儿八经的初中生王和平给她回乡里找学校整了个初中毕业证,反正识字够用了,服化道科马上将迎来大批的衣物道具制作,正需要这样的技术人才。

至于户口不户口的,王援朝的面子难道还解决不了一个户口么?铁路系统多少人啊,手头有的是名额,就看你能不能得到了。

这几天,秦静茹都是飘的。她居然,真的,成为了城里人!

有定量了!

以后她的孩子,都能吃定量了!

每天上班都是跟着婆婆苗翠一起骑车,她刚学会不久,不敢一个人上路。而且单位这边,婆婆也认识路。

至于二哥王和平,嗨,每天跑去胡同对面的中医院家属楼跟大哥借车骑,走路去轧钢厂,还是有点远的。

借了两次,王胜让他骑回四合院吧,每天跑来跑去的。

三弟帮助老二夫妻俩都整了工作,还把老二媳妇从农村户口整成了城里户口,他这个做大哥的,也不能太小气啊,借辆车的事。

——

蹭王援朝的光,吴兰芳、郭峰二人都是卧铺,中卧和上卧。

郭峰就是一路上的壮丁,吴兰芳就是管事的兼伺候人的丫鬟,王援朝自然就是老爷。

难怪大家都想追求进步。

就郭峰这伺候人的差事,队里多少人都羡慕的要死。

副分团长是团里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谁不想向领导靠近?

跟副分团长一起出差公干,这是多么难得的干群关系?谁知道,郭峰和副分团长关系如何呢?

没看那孙zei,手提肩扛的都在傻乐。

王、吴、郭三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阳春三月,可不就是远足的好时节?

说来惭愧,吴郭二人都没出过这么远的远门,安顿好了之后,就贴在火车窗户边,看着窗外的景致,兴奋不已。

火车离开了城市,缓缓进入了辽阔的华北平原。

一望无际的田野,春天的嫩绿如同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柔软的绸缎。绿色仿佛要挤进车厢!火车皮已经都被染绿了!

偶尔,火车会经过一些小村庄,炊烟袅袅,宛若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卷。

王援朝只能拿书出来啃,看会书,看会大呼小叫的二人。

当火车继续向南行驶时,三人有幸目睹壮丽的日落和日出。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绚烂的色彩,这是一幅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的美景。

而早晨的阳光洒在田野上,金色的光芒与红柳绿青水交相辉映,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他们已经过了长江。

长江过后,逐渐过渡到了起伏的丘陵、山地。连绵起伏,渐至险峻,足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