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36章 铁路文工团报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铁路文工团报道(2 / 2)

了眼头晕。她对大哥是舍不得的,因为大哥对她最温柔,带她看书,不过三哥最近待她也不差。

但父亲说了,她是旁听的,所以她没像三哥一样试图插嘴。

父亲王全最后一锤定音道:

“好了,就这么说定了。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让咱一大家子,在这个世道好好生活。

分家不分心,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

我不在家的时间多,援朝年纪又不大,和平也离得远,四合院这边,王胜你还是要多多关照关照。”

大哥王胜点头,谁让他是老大呢。

……

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着车吭哧吭哧的赶去上班了。

这次父亲没睡懒觉,自然也没两个鸡蛋补充营养。

他们家一个月才两斤鸡蛋,也就十五六个,要是再早几年,一家一个月定量才1斤。

有些定量按户来的,后面分了家,还能多一些票。他们家不差钱,票,却是不够的。

王援朝则骑车带母亲,先向西去印刷厂,然后南下去二七剧场办理入职手续。

他又不能分家单独过,也不需要分房,也不需要迁户口,更不需要单独办理粮本,所以直接带着户口本、毕业证去报道就行。

到了剧院门口,跟门卫打了招呼,照样塞了支烟。

对方检查了他的户口本,跟登记本上记录的几个名字核对了一下,便放行了,还给他指点了内部人员自行车停放的地方,以及报道的地方。

停车场停放了整整齐齐两大块,四列,约莫两百来辆自行车,蔚为壮观。

王援朝根据门卫的指示,找到了报道的地儿,是个小门,门边挂着“铁路文工团”白底黑字的木制立牌。

上次应聘笔试面试,就没留意过这旮沓。

一进去,人来人往,各自忙碌,他只得就近逮着人问:

“同志您好,我是新来报道的,该去哪边办手续啊?”

那人抬头看了一眼,扭头道:

“吴姐,有新人来报道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