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混在1980> 第45章 手真会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手真会滑(1 / 2)

第45章 手真会滑

陈凡最近收入可不少。

最美的青春连载、出版,拿到手的稿费就有 6120元,两篇社评又有 170元,再怎么算,也不可能缺钱的。

扣除买房的 3600元,也应该还剩不少才对。

放在今天之前,许今秋都不会过问的,现在不一样了,两边的家长都见过了,按照流程,接下来就该领证结婚了。

也就是年龄不够,才改成订婚。

陈凡来到床边,从角落的位置抽出一个暗盒:“应该是不怎么多了,我数一下还剩多少。”

零零整整的,剩下 1625元。

距离要买独座四合院的数额,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许今秋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忍不住翻起白眼:“难怪阿姨说你败家,你自己算算,哪有你这样钱的?”

不算买房的,陈凡从拿到稿费开始,出去的钱就高达 1065元,其中 300给了陈敏, 360买了同心扣,其它开销 405元。

这才多长时间啊,就了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小媳妇儿要变成管家婆了。”

陈凡从后边搂着姑娘,轻轻咬了下她的耳垂,姑娘身子一软,扭捏道:“别闹了,说正事呢,你不是说这房子里有更大的惊喜吗?”

抱着姑娘柔软的身子,陈凡轻轻敲了下日常写字的长案,压低了声音说道:“知道这案子什么木料子做的吗?”

“这就是你说的惊喜?”

许今秋仔细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就是一张寻常的条案,非要加个形容词的话,就是:老旧!

“不识货了吧?这是紫檀的,搁古代,紫檀专供王室使用,被称作帝王木,现在一张新的案子,也要一千多呢。”

父亲就是木匠,陈凡小时候没少去家具厂玩,上辈子发达后,也玩过红木家具,对于木料还是比较了解的。

“你也说是新的,这种老旧的能有人稀罕?”许今秋嫌弃道。

“就是要旧的,新的我还不稀罕呢,这条案大概率是明清两代传下来的,是古董,晓得不?”

“古董又不值钱!”许今秋撇嘴。

母亲李秀珍以前就在琉璃厂上班,虽然不是负责古玩这块,但耳濡目染之下,了解的东西也比一般人多,可没少跟她说起过。

像古玩这玩意,私人是禁止买卖的,以前都是组织上专门回收,一件清三代的官窑器,撑死也就卖个三五块钱。

如今也是一个样,根本没人在乎。

琉璃厂和友谊商店倒也卖古玩,但那些是用来创汇、专门坑老外的,标价几千几万的,就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

而且卖的还不是精品,上头规定只能卖乾隆六十年之后的,品类也都是筛选过的,只有存量较大的才能对外出售。

不过那都是官方的事儿,跟平头百姓没半毛钱干系,对普通人来说,老物件就是老物件,很多都是当废品卖的。

“傻妮儿,没听过一句话吗?乱世黄金,盛世古玩,现在组织上大力提倡搞经济,等过个几年,这玩意就值钱了。”

说到这儿,陈凡忍不住叹了口气:“也就是我不懂古玩,要是懂这玩意,高低去整一些,过些年妥妥的大富翁。”

“你都不懂,怎么知道案子是明清时期的?”许今秋好奇道。

“这案子年头很长了。”

陈凡小声聊起长案的来头,其实是李红兵捡回来的。

当初家人偷跑去香江,李红兵可没少遭罪,家里被砸了个稀巴烂不说,连个吃饭的碗都没留下来。

后来李红兵去蹬三轮车,载人拉货,给人搬家,碰上别人不要的旧家具、旧瓶罐就捡回来,或者低价买回来用。

这条长案就是这么来的,在李红兵拉回来之前,已经在别人家用了很长时间,算是有一定来历的。不止是长案,屋里的交椅也是李红兵捡回来的,陈凡认不出时期,但认得出木料,也是紫檀做的。

这样的交椅,一共有四把,另外三把都在李红兵屋子里。

除了这些老家具,李红兵那屋里还有不少好东西呢。

上辈子张建军为什么能发迹,每次失败后都能死灰复燃?靠的全是这些老物件,什么时候缺钱了,卖上一件就够了。

“你就那么确定,古玩以后能值钱?”许今秋撇嘴,对这些老物件没什么特别的喜爱。

“友谊商店的古玩能卖高价,就证明了这玩意是值钱的,只是现在大家都穷,消费不起而已。”

陈凡自然是确定的,都不用等太久,八五年之后,市场就慢慢火热起来了,到了九十年代,就呈现爆火之势。

不过陈凡对古玩没什么特别的喜爱,真碰上了,收几件还行,就像屋子里的东西,买到就是挣到,为以后增加几分保障。

可要专门去收,陈凡就没兴趣了,这里边的坑太多了,作为一个行外人,真跑去收古玩了,大概率是给人交学费的。

“等兵子哥走了,我们再把老物件整理一下,回头还得找个懂行的看一下,别把东西搞混了。”

“回头问下我妈,她之前在琉璃厂上班,认识这行里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