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学霸的算力系统> 第85章 职场PUA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职场PUA1(1 / 2)

第85章 职场pua1

在大张看来是神通的操作,对于林远来说太简单了。

不过就是在好团后台动动手指敲几下键盘的事情。

林远也不打算再和刘胡子有什么瓜葛,他不至于真的去给对方一个差评,因为实在犯不着。

现实不是爽文,不是有个人得罪你就要灭人满门。现实的逻辑是穷寇莫追。

——

时间飞快,算法测试的第二周眨眼就过去了。

系统出产的算法没有搞出什么幺蛾子,而真正的麻烦在于好团方面对林远的诉求。

朴实的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种桃树上面,而狡猾的人早就在盘算着分桃子的事情了。

技术副总刘章已经多次向林远索要算法的技术细节,并且还许诺了升职加薪外加期权分红。

林远知道,这是先礼后兵的那个“礼”。

自己这算法虽然没靠好团,可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好团就是享有所有权的。这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的规矩。

因而林远自然不能不给,不过好在技术细节这种东西吧,到底哪些算细节哪些不算,又没有个标准答案。林远有的是操作空间。

他提供给好团方面的算法,是一套完整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ai模型。

林远没有浪费时间去针对模型的代码写什么说明文件,他只是把源码扔给了好团方面。套用大神linus的那句话——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软件嘛,源码都给了,有没有注释或者文档,影响的只是读懂它所要的时间而已。

好团方面连夜组织人手去拆解这份算法。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算法可以用。但是,他们有两大疑问。

一,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模型结构,这份模型结构的演化过程是如何的。

二,那预训练参数是怎么获得。

相当于就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份标准答案,但是他们想知道标准答案的解题过程。

林远自然不可能告诉他们解题过程,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系统的解题过程。

‘特么老子还想知道呢。’

ai这东西吧,就是一个大号的黑盒。

林远只是把数据丢给系统,鬼知道系统内部是怎么计算的。

就像创造chatgpt的工程师天团,他们自己也不清楚chatgpt那上千亿个参数中某一个参数是具体干嘛用的。

就像人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具体某个细胞今天干了多少活一样。

林远给出的回复是:ai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你能咋滴吧。

上法院告?

省省吧。

因为现代法学精神是谁质疑谁举证。

好团要是质疑林远隐藏了模型演化过程,那就得提供证据。林远完全可以自己胡乱搞一些模型演化过程出来,反正ai训练的过程就是不停地拟合。用人话讲:就是凑答案。

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因而从技术层面你完全没法证明某人故意隐瞒了一个本就不确定的过程。

而且法律条文支持的是公司对员工的劳动成果享受所有权,那劳动成果的范畴到底是否包含了模型演化的过程呢,这本就是存疑的。

好团如今本就名声不好,真要闹大了,很容易就会被解读为:企图让员工公开自己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和劳动成果是两回事情。

劳动成果是思维模式的产物。法律条文明确支持的是公司对劳动成果的所有权,而不是员工个人思想层面的东西。

不然的话,等于说,你在某家公司任职后。不但你的劳动成果是公司的,连你的工作经验都是公司的。因为思维模式不就是工作经验的结晶嘛。

那这还了得?

岂不是每个人离职的时候还要给公司付培养费。

所以,林远有恃无恐。

但刷新他认知的是,好团方面在先礼无效之后,依然还是采取了后兵的手段。

林远在正式入职后的第三周周一早上,拿着杯豆浆猫在教室最后排,按照往常惯例打开邮箱处理工作往来邮件时,意外收到了好团法务部的来函。

这是一封措辞委婉但态度强硬的,关于林远隐瞒个人工作成果的法律警告函。

林远一下子有点懵,可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该来的总算来了。不愧是商业公司,不跟你嘻嘻哈哈。’

他下课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导师说这个事情。

“老师今天给你上一课课堂里学不到的。”张教授关起了办公室的门。

“你拨通你领导的电话,他应该是唱红脸的。”

林远带着狐疑照做了,“刘总你好,我今天,,,”他下意识带着忐忑慌乱的语气,向领导阐述了今早收到法务函的事情。

“还有这种事?”刘章的口气听起来无比震惊,“太不像话了,你等下,我先问问总部,看看到底是谁在搞鬼。你放宽心,好好工作,有我在,没人能拿你怎么样。”

电话挂断后,正翘着二郎腿的张教授淡淡来了句,“等几分钟,他马上就会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