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如何?”
吴瘸腿儿溜了几下鱼:“唉,三两的大板鲫。不是鲤鱼。”
说完他猛一收杆。果然是只大板鲫。
林十三帮忙摘下大板鲫,扔进了鱼篓里。
吴瘸腿儿抓起一把羊屎蛋,打了窝。又把一个羊屎蛋挂在鱼钩上抛了下去。
孙越在一旁道:“师父,您以前不是教过高忠高公公臭砖头和牛粪馒头两种打窝法子嘛?”
“咱们驯象所那帮好钓鱼的弟兄,最近鱼口不好。我看他们快堕入钓鱼的魔道了!昨日他们竟在一块聊起用人屎打窝。还说什么要捏成三分软七分硬。”
林十三皱眉:“这帮人还真是堕入魔道了。脏不脏啊!”
吴瘸腿儿在一旁道:“我钓鱼这么多年有个心得。鱼口不好,你就算用人参炖鸭子打窝也是白搭。”
“鱼口若好,你挂一块人屎撅头鱼照样吃。”
林十三连连颔首:“要不说您是老钓家子嘛?说的一点都对。”
正说着话,吴瘸腿儿的鸡毛漂又沉底了。他一提杆,杆子瞬间弯成了一张弓。
林十三惊呼:“大鱼!大鱼!”
吴瘸腿儿屏气凝神,双手紧紧握着鱼竿,两条腿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力溜着大鱼。
一直溜了能有一刻,大鱼终于力竭,吴瘸腿儿将其拉到岸边,伸手抠住了鱼鳃,拎上了岸。
林十三定睛一看,只见这是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鲤鱼,通体浑黑。正是那种土腥味儿冲脑袋,无法入嘴但可以做鱼灯油的浑黑鲤。
林十三笑道:“妙啊!吴老伯,这下可以做鱼灯油了吧?”
吴瘸腿儿道:“能做了。咱们不钓了,走,去我家。”
林十三师徒跟着吴瘸腿儿来到了咏鹅坊驴耳朵街大痔疮胡同的一个大杂院内。
吴瘸腿儿将二人让进了自己的破屋里。他拿起一柄刀,把那条大鲤鱼横腹抛开,取出内脏。随后他架起木柴,在木柴上摆上五张瓦片,瓦片与瓦片堆叠。
他将大鲤鱼放到了瓦片上,以大火烘烤。
不多时,大鲤鱼的口中流出一滴一滴的黑色之物。那便是鱼灯油。
吴瘸腿儿又用一个破瓦罐放在鱼嘴下面接油。
烤了大约半个时辰,瓦罐已盛了一大滩的鱼灯油。
大鲤鱼已被榨干,林十三拿起瓦罐:“吴老伯,多谢了。”
吴瘸腿儿道:“是我该谢你们,给了我十两银子。这是我一年的吃穿用度啊。”
林十三师徒离开了大痔疮胡同。
回到西苑后,林十三将那一瓦罐鱼灯油交到了司礼监,由司礼监转呈永寿宫内的嘉靖帝。
当日夜里。
嘉靖帝在青纱帷帐内打坐。
突然间他问了一声:“灯油怎么暗了?也没了油香。”
吕芳答:“皇爷果然仙道大成,对身边事体察入微。灯油不是平日用的芝麻油。而是林十三贡上来的鱼油。”
嘉靖帝有些好奇:“鱼油?”
吕芳答:“正是。据林十三说,这鱼灯油乃是百斤大鲤鱼所制。有一股草木清新之气。闻之清心静气,望之养目涨神。”
嘉靖帝嗅了嗅,说道:“嗯,果然有一股子草木清新之气。”
其实鱼灯油无色无味儿。只能说嘉靖帝吃的太饱,别人随便一说,他鼻子就出了问题。
片刻后,嘉靖帝夸了一句:“这林十三的确很会办事。怪不得你、严世蕃、陆炳皆在朕面前对他赞不绝口。”
吕芳见嘉靖帝心情不错。他趁机说道:“皇爷,浙江巡抚衙门递上来的奏疏说舟山岛有白鹿降世。”
“老奴建议,让林十三前往舟山,寻找白鹿祥瑞。”
徐渭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说动了大明的内相。
嘉靖帝道:“严世蕃今日也建议朕,派林十三前往东南寻白鹿。”
“陆炳前日亦跟朕提过,白鹿祥瑞千年一见,不派人前往寻访着实可惜。”
“那便派林十三前往吧。”
江南第一才子徐渭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说动了阉、严、陆三家帮忙在嘉靖帝耳边说情。
吕芳拱手:“臣这就去给林十三传圣上口谕。”
福寿街,林府。
一家人正围坐着吃晚饭。
碧云道:“瑞福钱庄的存票到期了。德通号那边的利钱更高,我打算把咱家银子存到德通号。”
林十三提醒:“占小便宜小心吃大亏啊。你说的那家德通号可靠嘛?”
碧云答:“蒲州人开的。你说可靠不可靠?那边的底,我早就跟几位交好的诰命打听的一清二楚。”
林十三恍然大悟:“有蒲州人的背景啊。那成,万分可靠。”
虎儿已经三岁,最近饭量见长。碧云给他喂青菜,他大口咀嚼着,像一个吃草的小肥兔子一般。
六岁的王小串更是不挑食。大蒸饺一口一个。
林十三笑道:“小串,吃蒸饺得蘸醋。”
魅娘又端上来一盆海蜇汤。初夏吃这东西最解暑。
林十三问:“海蜇?哪儿来的?”
碧云答:“西苑虎城王大使有个干兄弟在天津卫当水师千户。他差人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