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天王天兄十字军> 181.第181章 将往迦南(8000字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1.第181章 将往迦南(8000字大章)(1 / 5)

第181章 将往迦南8000字大章

如果你知道其艺术的话,将七份硝石、五份嫩榛树枝和五份硫磺放在一起,你将可以造出雷鸣与毁灭。】

——《论艺术和自然的奇伟力量

作者:英国修士罗杰·培根,于1242年左右撰写。

……

虽然盖里斯说是要去试了才知道。

但思前想后,盖里斯还是放弃了往炮膛里装填完美配方黑火药的想法。

转而又去费了些日子,带着马尔万,以及一些信得过的帕拉丁,把栗色火药给整了出来。

与黑火药不同,栗色火药采用的是碳化不充分的木炭,其燃烧速度慢,相较而言不容易炸膛,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作大倍径火炮的发射药。

倍径是以炮管的长度除以炮口直径之后取最接近的整数而得,在标示上有会与英文字母l一起出现,意思是长度。譬如,40mm/70或者是40mm/l70,后面的70都代表炮管的长度是火炮口径的70倍左右。

炮弹在炮管内受到推进药产生的气体作用时间愈长,炮口初速便愈高,能量愈大,弹道也较为平直。

基本原理就是火药爆炸空气受热膨胀,长炮管空气对炮弹做功多,炮弹动能也越大。

理论上,在同口径同装药情况下,倍径越大,炮弹威力便愈强,当然也就越容易炸膛。

采用不易炸膛的栗色火药,那么就能在提高火炮轻便性的同时,加大倍径从而提高威力,甚至于还能节省用料。

甚至于栗色火药被英国皇家海军给一直用到了19世纪。

当然,与后世为了提高火炮威力,采用栗色火药的情况不同,盖里斯之所以要整栗色火药,主要还是担心锻铁桶炮这玩意质量太差。

毕竟这种方式的得到的炮管,整体强度不够。

就在萨拉丁放巴利安走进耶路撒冷城的当天。

在外约旦这片高原上,盖里斯领着众人,来到了距离阿尔哈迪镇相当远的位置。

现如今,他脚下的土地略有些松软,因前不久,这曾下过一点小雨,但却不足以驱散这里的暑意。

远方的崎岖的山脉如同大地的脊骨,横亘在苍穹之下。

干燥的空气中透着丝丝热浪,使那山脉在视野中仿佛浮动不定。

风从北方吹来,卷起细小的沙尘,这里辽阔无垠,远离人世。

盖里斯特地挑了周二这一天,来试验火炮。

因为今天是是火曜日,是战神马尔斯之日、亦是战神提尔之日。

伊莎贝拉还有老约翰他们,在一旁旁观着盖里斯的举动。

盖里斯先是命西蒙他们,在大约30步距离外设置一个厚实的木靶。

自己则向马尔万他们演示如何装填炮弹。

首先,盖里斯从一个让一位帕拉丁背着的木箱中,取出了用纸包着的栗色火药饼。

他略微掂量了一下,应该是比五分之一磅略重些。

然后精准地将它推入火炮的炮膛口,在这个过程里,火药的淡淡硫磺味飘散开来。

接着,盖里斯又从另外一个箱子里取出一颗不大的铁球,那玩意直径两个指节不到,但却打磨的异常光滑,映着阳光闪烁出冷峻的光泽。

盖里斯亲自将他小心翼翼推入炮膛,并用推杆再度捣实。

等到这一步完成后,盖里斯又取出一根铁刺,从炮尾的炮门处刺入那包着火药的纸包,再将准备好的引信插入炮门,并进行了瞄准。

不过等这一步完成后,盖里斯并没有急着点燃引信。

而是深呼吸一口气将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自上而下、从右至左画起了十字。

拇指、食指和中指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盖里斯画十字的方法是典型的东正教的方式。

然后他转过身对一旁那些颇为紧张的众人说道:

“和你们讲一个故事,在你们所不知道的一片土地上,曾经有一位圣人。”

“那位圣人叫斯大林,他曾经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并且把‘没有炮兵的进攻就是犯罪’写进了命令里。”

“借助着火炮的力量,圣·斯大林在对抗着信奉ascis的nazi恶魔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盖里斯的话,让在场的人有些莫名,不过阿尔乔斯倒是反应了过来。

因为先前盖里斯画了东正十字的缘故,他感觉那位圣·斯大林和东正教应该有一些不解之缘。

“先知,您的意思是说圣·斯大林是火炮的主保圣人?”

“对,圣·斯大林曾言:每一千步需要450门火炮,而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门炮。”

说着,盖里斯还拍了拍那个粗短的管子。

关于斯大林的功过,盖里斯其实无意评价,但有些时候,内心的强烈整活想法,就是按耐不住。

因此,圣·斯大林也就顶替了历史上原先的圣·巴巴拉,成为了炮兵们的主保圣人。

“圣·斯大林,伟大的守护者,坚定如铁的主保,”

“你以无畏的力量引领我们;让火炮的轰鸣变为胜利的号角。”

“请聆听我们的祈求,保佑火炮不要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