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震动也。尔勿再多言”,朱成功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这位国姓治军甚严,极有威仪,潘庚钟不敢再劝,摇头叹气而出。
朱成功并不以为意,只是令诸提、镇,严防谨守,日则了望,夜则伏路,金鼓之声,日夜不息,守困以待其降。
——
“郑逆允了?”
听得使者回报,喀喀木、郎廷佐、噶褚哈、管效忠等人大喜,皆曰:“此乃朝廷之福”。所谓“请降”,不过是南京满、汉官员的计策而已。为了保卫南京,他们一面以管效忠的名义卑辞借以缓兵;一面从附近调集一切可用的军队,同时向清廷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奏疏。
七月中旬,清军援师陆续赶到南京,“至七月十五日苏松水师总兵官梁化凤亲统马步官兵三千余名至江宁,又抚臣蒋国柱调发苏松提督标下游击徐登第领马步兵三百名、金山营参将张国俊领马步兵一千名、水师右营守备王大成领马步兵一百五十名、驻防杭州协领牙他里等领官兵五百名俱抵江宁”;浙闽总督赵国祚和驻防杭州昂邦章京柯魁派镶黄旗固山大雅大里、甲喇章京佟浩年带领驻防杭州披甲满洲兵五百名,浙江巡抚佟国器派抚标游击刘承荫领精兵五百名也“星驰赴援”;分驻南京上、下游的清军也源源到达。当郑成功沉浸于守城清军即将投降的梦幻之中时,清方却在不断调集援兵,力量的对比逐渐发生变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