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什么事。“岂敢岂敢”众人连称无妨,毕竟京里下来的钦差,无人愿意得罪。
见人来齐,张弘俊进入正题:“卫军正在攻打大同,迟早会来打杀虎口,诸公可有什么好方法吗?”
“咳”沙耀科威严地咳了一声,提醒众人自己才是此间主将,然后缓缓说道:“张道台无须担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杀虎口有吾的中营和王守备的营头合两个营的守军,玉右卫城、杀虎口附近的团山之上也各摆了一个营,这种‘品’字形结构最利于防守。当前要做的便是将户部衙门的税丁、道台衙门的衙役、通司衙门的驿丁全部集中到关城协守”。
“吾麾下的驿丁、衙役共有六百人,愿全部听从您的调遣”,张弘俊率先表态。
刘国钦虽然傲气,可也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想了想说:“户部衙门有税丁四百,须留一百看守库里的税银,其他三百皆愿调到城墙协守”。
“嗯,既然如此,诸公便赶紧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各衙门的兵丁在校场集中”,沙耀科镇定地下令。
“协镇,其实吾等还有支兵马”,张弘俊献了条计策,“杀虎口的各大商号足有几十家,每家都有护卫,不如全部征到关墙上去”。
“张道台有所不知。商号的护卫来源复杂、很多是蒙古人,没准里面藏有卫军的奸细,还是不用为好。不仅如此,咱们还须加强对杀虎关的巡视,以防宵小作乱”,沙耀科断然拒绝。此人是沙场老将,守城经验丰富。
“报!约有八千卫军攻占宁虏堡、红土堡,正往玉右卫城杀来”,正议着,探子传来消息。
卫军怎么来得如此之快?众人听后皆震惊。唯沙耀科哈哈大笑,“诸公勿慌,吾已给威远路参将戴维藩修书,请威远路营出兵救援。只要耐心坚守一段时间,朝廷的援军必到”。
(本章完)
第703章 杀虎口屠虎敲猪上
八千铁骑滚滚向西,辽王苏穆尔心潮澎湃。因为攻占左云卫城没遇到任何抵抗,他的心情异常舒畅,从兜里掏出那封兄长苏勒坦写给他的仙翰帝王的书简、信札认真看了起来。内容很短,不过一行小字:“杀虎口有虎一只、猪八头,你为朕屠虎敲猪”。一笔写不出两个伊克明安,毕竟是亲兄弟,苏穆尔只看一遍便明白兄长说的是什么意思。虎一只,指的是清军杀虎口协;猪八头,指的自然是那与满清内务府关系密切的所谓“八大皇商”喽。嗯,兄长要我屠虎,是让我迅速击破杀虎口协镇,拿下这一满人的财赋要地;至于敲猪嘛,这个“敲”字大有讲究,不能把猪杀死,只从猪身上捞些好处便可。其实那“八大皇商”不仅与大清国的关系很好,与大卫国的关系也是蛮不错的。前些日子,卫军攻下归化城,他们派人送礼,礼物价值超过一百五十万两,堪称大手笔。不过,也正是这大手笔,让莲大可汗看到了他们的实力,觉得这八大家族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暗中指示弟弟趁此次进攻杀虎口的良机,从八大肥猪身上再刮些油水。
和兄长苏勒坦一样,辽王苏穆尔小时候也是吃过苦的。当初辉特部还是个小部落,在各种强大势力中周旋,即使是贵为大台吉诺木达莱之子,也要从军习武,吃的东西可饱腹便可,穿的衣物能御寒便佳,哪像如今这般锦衣玉食?一个穷惯了的人,对财富的渴望是极大的,况且作战中得到战利品本就是蒙古人的老规矩,一想到传说中杀虎口的富裕,辽王殿下那颗原本便滚烫的心愈发炽热。
“传令僧格、善丹,加快行军速度,天黑前我要在宁虏堡睡觉”,他大声下令道。
“是”,一旁的旗鼓都百户立即将军令传达。
宁虏堡属于左云卫,是大同镇靖虏五堡之一。虽然清军入关后,将“虏”改为“鲁”,可当地百姓还是习惯称宁虏堡。这地方离蒙古很近,设有与蒙古人交易的市垣,相对比其他军堡繁荣,为防蒙古人入犯,只向南开有一门,此外通过瓮城开东门。大明朝曾在此堡设守备、座堡各一员,把总二员,驻兵六百零七人。可随着清廷征服漠南蒙古,加上山西渐渐稳定,顺治帝大力裁撤合并山西卫所,仅在此设操守一名,驻兵一百。区区一百士兵,怎么有勇气对抗辽王的大军?守堡的操守见那漫山遍野的蒙古军旗,魂不守舍下,乖乖弃械解甲。
同样因为裁撤合并卫所,宁虏堡西边的红土堡明时有兵丁二百余人,如今同样仅有百人。守堡的操守比宁虏堡操守有骨气些,没有投降,而是带着人马一溜烟儿撤到了玉右卫城。玉右卫,在大明时是两个卫,玉林卫和大同右卫,顺治帝大笔一挥便合并成一个卫:玉右卫。杀虎口协镇副将衙门便设在原玉林卫和大同右卫中间的长城边上。杀虎口副将沙耀科共有三个营头,左营驻玉右卫城、右营驻杀虎口附近的团山、自己则领着中营驻杀虎口。
杀虎口,原称“杀胡口”,满清占了汉人的江山后,改“杀胡”为“杀虎”。作为南北之要冲,这里自古便是朝贡、商贸、移民的主要通道,清廷在此设户部抽分署、协镇署、驿传道署等衙门管理此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杀虎口每日所征税额巨大,有“日进斗金斗银”之说。因而这些衙门中,尤以户部抽分署最为重要。
因为